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大慈弘誓之船也。万善同归集六曰: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凡十卷。又称虚堂智愚禅师语录、虚堂禅师语录、虚堂录、虚堂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为临济宗之重要语录。集录...【心不相应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不相应法云何?谓非心所法。此复云何?谓色、心、心不相应行,无为。...为雕画法华经之说相的曼荼罗。又称法华经曼荼罗、法华变相。我国自古盛行法华经之信仰,故关于法华经说相之图画、雕...(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名言种子有其二种: 一、表义名言种子 因名起种,名表义名言种子。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非诠表声,...梵名 Graha。为魅鬼之一种。又作檗[口*栗]何、誐啰诃、羯罗诃。即附着人身而不离之魅鬼。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1、世界的简称。 2、时的别名,如过去、现在、未来,都叫做世。...(譬喻)恶魔名。俱舍光记八曰:魔罗名度使。度使,此云毁坏。...(名数)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于一念中,遍观十界之善恶苦...(402~444)北魏僧。冯翊万年人,俗姓魏,名灵育。年十二(413)入中常山,坚求出家,改名玄高。专究禅律,为山僧...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想要改变,没有其他情况。 佛陀不能改变你,佛陀...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么办? 那就用你的心念圣号,不能磕头,就以观想来磕头。但...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六种身风
【三藏法数】
[出显宗论] 一入息风谓诸众生处胎卵位时。先于脔中有业风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茎。复有外风渐从口鼻相续而入。名入息风。二出息风谓入息风适至身内。有风续出。名出息风。三发语风谓风从脔中生。流转冲喉。鼓动唇舌。由此势力而能发声。名发语风。四除弃风谓有别风蠲内秽物。心生苦受。欲除弃之。以风引出。因此风力。令身安稳。名除弃风。五随转风谓有别风遍随身支诸毛孔转。名随转风。六动身风谓身动转。皆属于风。名动身风。
上篇:六种力 | 下篇:舍由六缘 |
略称还相。二种回向之一。与“往相回向”相对。据往生论注卷下、往生礼赞偈等所说,往生弥陀净土之圣贤已成就方便力...
慈航
虚堂和尚语录
心不相应法
法华曼荼罗
本来空
名言种子
檗罗诃
世
度使
十普门
玄高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往生」与「枉死」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往生既得不退转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