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对相续常而言。无暂时间断谓之常。无间绝谓之续。...(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从学于洛阳道辩法师。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兼富文藻,以负才傲俗,其师道辩闻而杖之。其后...【突尸罗】 p0890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毁犯所受清净戒故;名突尸罗。又舍所受故;名突尸罗。...(人名)Bhadradatta,王名。译曰贤授。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拔提言贤,达多名授,即贤授王也。...迷者迷惑宇宙人生的真理,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迷时是众生,悟了即成佛。...(一)指三论宗所开之四重真、俗二谛。第一重二谛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第二重二谛以有、空为俗谛,以非有...“性空缘起”为佛教基本理论之一,盖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此即“性空”;而所有事物之形成悉由诸缘和合而起,此即“缘...(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邻山。龙王名。取所住之龙王以名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目脂邻陀山,旧言目真邻陀,或...(杂名)奉侍比丘僧之俗人也。其人解比丘之净语,故称曰净人。比丘之指命,总顺戒律之作法,故谓之净语。资持记中三...【有乐有苦有不苦不乐】 p0560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有乐有苦者:谓在鬼、旁生、人、欲界天。有不苦不乐者:谓...约大乘义立说,有三种涅槃: 一、性净涅槃 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又是一季天蓝草绿时,孩子顽皮的天性又将导致数不清的昆虫死于童稚之手,身形再微小也是一条命,不能随意伤害,家长...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没有发出恳切地修道之心,在这里熏习我们的大多数都是不好的东...在过去久远前,有两兄弟。他们都是穷人。哥哥心想:生活如此穷,当求解脱。所以就出家修行,后来证得阿罗汉!弟弟心...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家都想说修行快一点,有什么办法以最快...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觉,今一旦知愧,已是三四十岁。若更因循,更有百年,亦顷刻而...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世界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答: 你这个术语还很专业...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而失足,不因妙法不学而错败,不因邪思而乱志,不因心薄而轻行...
凡是想要占察木轮,首先必须熟读《占察善恶业报经》经文暨相关的注疏、讲述,了解地藏菩萨开示占察木轮方便法门的大...
六相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谓理体虽一。而有种种差别之义也。如身体虽一。而眼耳鼻舌诸根。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同相义不相违名同。谓义虽不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缘起故也。如眼耳等诸根。虽各不同。而共一身。
上篇:六种性 | 下篇:六因 |
【胜利义】 p1102 瑜伽八十一卷十页云:胜利义者:以要言之。于应称赞义而起称赞,或法,或补特伽罗。...
不断常
亡名
突尸罗
拔提达多
迷悟
四重二谛
他缘
目真邻陀山
净人
有乐有苦有不苦不乐
三种涅槃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教育孩子切勿伤害微毫物命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罗汉托空钵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大福自有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