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全一篇。明代吹万老人着,敏修注释。又称佛教三字经。本书系作者模仿宋末区适子所著“三字经”之体裁而撰述者。全书...(术语)转迷而入于悟也。止观五下曰: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相似菩萨】 p0837 瑜伽四十六卷二十页云: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当知是名相似菩...(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杂语)一说日月星,配观音、势至、虚空藏之三菩萨,以明星为虚空藏之化身。故修虚空藏求闻持法者祈祷明星。虚空孕...(经名)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亦名:瞋打比丘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打犯重者亦堕,若以手石杖等堕,若余户钥拂柄挃者吉罗。十诵,...(衣服)又曰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言袈裟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宿因】 p1021 瑜伽二十八卷五页云:云何宿因?谓先所习诸根成熟,诸根积集。...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然后会有一位师父拿着小刀和小手,从...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依赖糊涂才得以体现。郑板桥说: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 2004 年元月十日...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
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即见...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因与家人同住,所以他妈妈常会担心,常念他:要记得吃饭,...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还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 如果我们修行后,心变得柔...
五眼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眼即照烛之义。瑜伽师地论云。能观众色。故名为眼。眼是总名。从用分别。则有五种。一肉眼肉眼者。假父母气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见之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内不见外。见画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色质障碍故也。二天眼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三慧眼慧眼者。谓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观一切法皆空。不见有众生相。及灭一切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四
上篇:五明 | 下篇:五梦法 |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口腹之累,道俗同弊。知教慎行,世中稀耳。故晋慧远至死不饮蜜浆。非律不开,以律文亲须目见...
释教三字经
还源
相似菩萨
事理五法
虚空藏与明星
金身陀罗尼经
一真法界
打大比丘戒犯相
解脱服
闻法
宿因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学佛先克己慎独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莫让「担心」成为「诅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