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一、性境,性者,实体之义,自实之种子而生,有实性,自维持实性,...【卵生】 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卷八:‘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人名)Dharmayaśas,比丘名。高僧传一曰:昙摩耶舍,此云法明,罽宾人也。开元录四曰:昙摩耶舍,秦言法称。...复次成就相如前已说谓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假立获得成就,此差别有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原为佛世时王舍城中一长者之子,初生之日,其手一指放出大光明,故取名灯指。家业极富,然以逸乐豪奢,复遭群匪劫掠...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六不定过之一。即九句因中第九句“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又称“俱品一分转”。乃因...禅林用语。其义有二:(一)指不存思量分别等作用之智慧,乃上上之人所特有之智慧。而凡夫之人或中上之资,乃至一般所...全一册。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编。分研究方法论、语学、典籍、古文书等十九项,收录真宗学及昭和六年(1931)一月至三...(名数)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金刚食,梵名 Vajra-mālah。密教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五类天中之虚空天之一。位居外金刚部南方之中央。又称...指在家人于僧众之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接受在家人之施食请待,必须以...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摘自《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光明,...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贪求名利,贪求财富,患得患失恐怕得不到,得到又怕失掉。 你...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也特别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嫩毛豆的膳食纤维含...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为他建筑富丽堂皇的精舍、听信他的谗言外,每天还会供养很多美...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另一类是盲从的。前者是胸存成见,故意诬蔑的;后者是人云亦云...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碍,尤其是邪淫,严重损耗福报、折损才智,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施果感五不死
【三藏法数】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波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一置X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
上篇:施食获五福报 | 下篇:五戒 |
【施与资具】 p0859 瑜伽四十卷十页云: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卽皆施与。谓诸有情、求食与食,求饮与...
三类境
卵生
昙摩耶舍
成就
灯指比丘
同异俱分
没意智
佛教学关系杂志论文分类目录
六种决定
金刚食天
别请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分毫不差因果账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佛陀的感应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