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谓圆教之位次,位位相摄圆融也。四教仪集注下曰:圆位,位位相摄。...(杂名)Rājavṛkṣa,译曰王树。木名。见陀罗尼集经八。...【优婆塞】 肇曰:义名信士男、信士女。净名疏云:此云清净士、清净女。亦云善宿男、善宿女。虽在居家,持五戒...梵语 ?ūrajgama-samādhi。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乃诸佛及十地之菩萨所得之禅定。又作首楞严三摩...(一)全一卷。又称观无量寿经疏、观经天台疏、观经疏。本书为隋代智顗就观无量寿经所作之注释书。(参阅“观无量寿佛...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杂语)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三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障清净差别者,谓永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故。...【种子过患】 p1260 瑜伽一卷十八页云:云何种子过患?谓父出不净,非母;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烂,或母,...(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南隅之火天下。火天眷属。六火天之一。白色。为使者形。两手捧独股杵。...指于人逝世后,朝廷依其生前德行而追赠称号。追赠之号又称敕谥号。僧号之敕,始于北魏明元帝(409~423 在位)追赠...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
序言 会稽道尹涵之黄公,笃信佛法,精修净业。欲令同人,咸修净业,离苦得乐。以净土诸书,文深义奥,不便初机及无...俗话说,气大伤身。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对女人来说就更是如此。因生气致病的女性尤为多见,临床数据显示,女人常...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疲。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够遍访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对学佛大...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潜下来的时候。而读书不静看到的字字珠玑也成浮躁。于是宁肯让...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好,比如助念人员普遍较昏沉、心态不稳定,所以判断可能有无...
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是错误的。佛教的第一个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结果...
怀胎死四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谓调达比丘。染着世利。于阿难所。求学神通。能于虚空。作十八变。涌没自由。时阿阇世王太子。见其神变。日给五百釜食。随时供养。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勿学调达。贪着供养。自陷于罪。亦陷他人。遂说偈喻云。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駏驉坐姙死。士以贪自丧。(梵语调达。华言天热。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阿阇世。华言未生怨。駏驉即骡也。姙即孕也。)一芭蕉生实谓芭蕉本是危脆之物。若更开华生实。不久即枯死。以喻人身无常。亦不坚实。若更要求名誉。贪着
上篇:四念珠 | 下篇:虹霓四缘 |
【纯熟】 p0933 瑜伽八十六卷十八页云:又由长时串修习故,说名纯熟。...
圆位
啰阇苾利久
优婆塞
首楞严三昧
观无量寿经疏
四恩
难石石裂
障清净差别
种子过患
毗里瞿仙
敕谥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初机净业指南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沉默的美好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