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境无识有】 做为客观现象的外境,是内识的虚妄变现,故曰境无,以此成其唯识。《成唯识论述记》曰:‘唯谓简别,...(术语)年者生年,戒者戒腊也。受戒已后之年数谓之戒腊。...1、指法师之十德。做法师的人应具备下列的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略称还相。二种回向之一。与“往相回向”相对。据往生论注卷下、往生礼赞偈等所说,往生弥陀净土之圣贤已成就方便力...(术语)译言有苦涅槃。谓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余涅槃,未离变...(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行智见清净】 p0609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六、行智见清净。谓如有一、依道非道智见清净,得妙智见。知出离道,...表面像是有,实际却是空,也就是非有之有。...(修法)顶上灌五瓶誓水之圣式也,或为结缘,或为传密法,而行之。是洗除罪恶注入功德之意也。...【七种正法】 p0057 瑜伽九十七卷七页云:复次依修所有菩提分法圆满增上,由七因缘,当知建立七种正法。何等为...(譬喻)善恶之业,缚人而系于生死,故譬之罥索。正法念经十三曰:业罥所系缚。...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同时也各司天职,为维护地球的平衡作出贡献。下面是一些珍贵...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是给健康充电的最好办法。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这...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们的对象和功能是什么?这两种有何区别呢? 这两种...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商人唯利是图,于是,这种局面促使有些商人立誓以诚信的面目出...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望会落空,是因为通常我们都只重视眼前的一个小点,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要求对方怎么样,而应该退一步想一想自己为对方...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够自己独立的生活,要仰赖众生的畜养,叫做畜生,另外有一个...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
世间四义
【三藏法数】
[出X玄记] 世间者。即三藏四加行中。最后世北一位也。以其是有漏法。故名世间。于中最胜。故名第一。有四义焉。(四加行者。谓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也。以其加功进行故也。)一可破坏谓世间有漏烦恼等法。体本虚妄。自性不实。皆是无常。故名可破坏也。二有生灭谓世间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皆从因缘别离而灭。故名有生灭也。三隐真理谓世间有漏烦恼等法。障覆真空之理。不能显发。故名隐真理也。四性有漏谓世间烦恼等法。其性实能招集有漏生死之果。故名性有漏也
上篇:日照四洲 | 下篇:依正四句 |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
境无识有
年戒
十德
还相回向
乌波提涅槃
深信
行智见清净
妙有
大灌顶
七种正法
业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动物对地球和人类的独特贡献

午睡的学问

法会中为何有红黄两种牌位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圣严法师: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