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Neumann, Karl Eugen, 1865~1915)为十九至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之印度学、佛教学学者。尤以巴利语之研究有极深造诣...(杂语)五灯会元: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今人于事物之妍美可意。足以制胜擅场者,谓之波俏。亦作波峭。...(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术语)译经之无别本者。开元释教录十曰: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本。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表无表业性界地差别】 p0795 俱舍论十三卷十三页云:已辩业门二三五别;此性界地差别云何?颂曰:无表记余三...为日本天台法华圆宗学生所必修学的两业之一,为“止观业”之对称。即修法时专修密教之事相。日本天台大师最澄之本意...(人名)Vimalakirti,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佛在世毗耶离城之居士也...梵语 ?ata-rasa-bhojana。指种种美味之饮食。又作百味上妙饮食、百味净食、百味饭食。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极乐净土...(杂语)谓系属于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与之义。...(地名)林名。俱尸那,译曰茅城。末罗为王之姓。见翻梵语九。Malla。...(人名)舍利弗遇此乞眼婆罗门退失大乘者。智度论十二曰: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减肥、学吉他,也有人想学会快速阅读或开始创业。对于那些曾经尝试过但却以失败告...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们可不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早生极乐? 宏海法师...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人家的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有一些点滴我想记录下来,也是对她...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面的障碍。外面的障碍有两种。一种是生存的压力,一天不干活,...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嗔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的一个深池水畔。当时迦遮延尊者的德风名声早已流传四方。刚巧...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来越少了,因为高楼越来越多了,空气污染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
参禅人,顿修戒、定、慧,即灭贪、嗔、痴,并不离参,而另去除贪等习。真道心人,身边褂裤无换的,口中日食无余的,...
四弘誓
【三藏法数】
[出止观大意] 弘。广也。誓。制也。谓菩萨广发誓愿。要制其心。志求满足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遍观六道乐生等类。无量无边。皆被生死诸苦所逼。一一不虚。故发誓愿。欲度脱之。令出三界。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此依集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烦恼惑业。无量无边。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转三界。无有穷
上篇: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 下篇:四梵福 |
又作寺主、住持。禅家监事之旧名。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后又称住持为院主,故改称原有之院主为监事。今称院主...
纽曼
波俏
九会一印
单本
表无表业性界地差别
遮那业
维摩
百味饮食
檀家
俱尸那末罗王林
乞眼婆罗门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成功人士的11个好习惯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