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天部)火天之眷属。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东南角,为白肉色,右持荷叶,上有未敷莲,左持半开莲,坐于筵。...梵语 musāragalva。为五宝之一,七宝之一。又作车[(王*巨)/木]、车渠、紫色宝、绀色宝。音译作麻萨罗揭婆、牟娑罗...【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p1156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谓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为狂...【二无心定无想异熟】 p0043 成唯识论一卷十七页云:复如何知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异色心等有实自性?若无实性;应...五明之一,即明白佛所说的五乘因果妙理。佛法主张万法唯心,心属于内,故叫内明。...(术语)佛生于世也。象器笺十三曰:赵时宾退录云:诗,诞弥厥月。诞,大也。朱文公以为发语之辞,世俗误以诞训生,...亦名:自索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自为索食,如饥饿时。居士讥言,何有正法?受...【等至缘何境生】 p1122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五页云:此诸等至、缘何境生?颂曰:味定缘自系。净无漏遍缘。根本善无色...(术语)Sā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术语)正述赞叹之辞为寄言,叹不能以言辞赞叹,而述止赞辞之旨,谓之绝言叹。法华经方便品佛以此二观观如来之权实...【二十二根四静虑四无色分别】 p0048 瑜伽五十七卷八页云:问:初静虑地。几根可得?答:十八。第二静虑地,亦...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老和尚答: 在战国时代有一位颜斶,是一位隐士。齐宣王为了治...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天眼是天人所具足的眼界。这种眼界看待问题那就比肉眼通畅多...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难去了解,因为我们凡夫的思想都是向外攀缘,我们认为这一切的...
二种灭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一暂时灭谓如来出世。逗机设教。化导众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脱。机缘既尽。更无可化。如来即便入灭。然如来法身之体。如如不动。实未尝灭。是名暂时灭。二究竟灭谓如来妙觉贺明。一切烦恼。悉已断灭。净尽无余。更不复生。是名究意灭。
上篇:二种数 | 下篇:二边 |
【界时】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去来今世、六界为缘,得入母胎。如是名为寻思界时。...
婆斯仙后
砗磲
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二无心定无想异熟
内明
降诞
为己索食戒缘起
等至缘何境生
三摩皮陀
绝言叹
二十二根四静虑四无色分别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天眼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何事最快乐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恶口两舌
佛陀一天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