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衣服)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禅林用语。斥詈慢心躁急、似是而非之禅者。又作掠虚汉。掠,即掠取之意;虚,即虚妄不实;掠虚,即指仅模仿他人言语...【应给施火】 p1399 集异门论五卷四页云:应给施火云何?答:妻子奴婢作使亲友,是其家主所应给施。如世尊为高直身...【二种远离能速证真】 p0041 瑜伽六十二卷十四页云:又有二远离,能令速疾通达真如。谓于行处,远离愦闹;及于...菩萨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即:种性住、解行住、净心住、行道迹住、决定住、究竟住。...(杂语)理趣释降三世品曰:毗卢遮那佛,于阎浮提,化八相成佛,度诸外道。是以释迦为大日之正法轮身之意。十八会指...亦名:平钵受羹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平钵受羹者,非溢出流污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一五)...【顺不定受业】 p1109 瑜伽九卷六页云: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杂名)人有三个之灵魂也。大藏法数十三曰:三魂亦云三精。道书云:身中三精:一台光、二爽灵、三幽精。...(传说)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为正,阿难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二十二根实非实有分别】 p0046 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如是诸根,几是实有?几非实有?答:十六、实有。余...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点谈一谈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常犯的一些邪见。 一者,易位用法...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宏传佛法,让三宝住世,利益众生。...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需要愿就可以去了的。比如修五常、五戒能得人身;破五戒,则得...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看一月印千川。 南无观世音菩萨,今天,我们褒禅寺观音佛七正...
二种偷盗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贫穷贫穷者。谓因前世盗他财物。令彼空乏。故感今生亦贫穷也。二不得自在不得自在者。谓因前世劫夺他财。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五家。晃得自在受用也。(五家者。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也。)
上篇:二种杀生报 | 下篇:二种淫报 |
【施鹿林】 p085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卷六页云: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
袈裟
掠虚头汉
应给施火
二种远离能速证真
六种住
降三世与释迦如来
溢钵受羹戒释名
顺不定受业
三魂
秘密结集
二十二根实非实有分别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快乐的十大法则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战胜自己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进退之间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