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作恶事后之追悔,忏悔之心也。俱舍论四曰: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中阴经》二卷,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高僧传竺佛念传》云:自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职位)禅林司灯烛之职。...(图像)顶结一髻之文殊菩萨也。与五髻文殊,八髻文殊有别。修文殊一字法时,则画此尊。...我国特有之授戒仪式,分初坛正授、二坛正授、三坛正授三阶段。初坛授沙弥、沙弥尼戒,二坛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坛授...(行事)正月十七日也。百丈怀海禅师始创禅林之清规,时在住持之职。故特修百丈忌。...【展转加行业】 p0948 世亲释五卷二十页云:谓展转加行业者:卽是令入一切智智故。谓令诸有情、入一切智智,展...又作三定。谓四静虑、四无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质有味、净、无漏等三种。(一)味等至(梵 āsvādana-samāpatti),即...【安立真如】 p0625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术语)一作故作业,故思造业,故思所造业。故意所作之身语业曰故思业,不识而作者,曰不故思业。感苦乐之果者,限...即空转、假转、中转。又作十如三转。法华经方便品有“十如是”之文(大九·五下):“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出家人给众生治病,当然首先还要出于慈悲心,不要把它作为一...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至实时丧命,但积...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条路上经过,看见马祖大师躺在路中间睡觉,于是喊道:老师,请...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祖孙情、父母儿女情、爱情、友情、兄弟姐妹情难以自拔。 对...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用智慧、用爱对待众生;遭遇、见证人间苦难,更要增长智能。 ...
在家二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上篇:出家二戒 | 下篇:邪正二戒 |
(杂语)译曰境。心识依动之场处,如耳之于声,目之于色。声与色,是耳与目之境。唯识了义灯五本曰:阿羯罗,云境。...
恶作
中阴经
灯头
一髻文殊
三坛大戒
百丈忌
展转加行业
三等至
安立真如
故思业
三转读文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幸毋相忘众生恩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已伸不收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