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不空见,梵名 Amogha-dar?ana。又作不空眼菩萨、正流菩萨。属于贤劫十六尊之一。在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微细、供养...(一)位于山西五台山。为贤首大师法藏所建五华严寺之一。日僧圆仁曾到此参访。寺内所供奉之文殊菩萨像,灵验驰名。惜...梵语 gomūtra。译作牛尿。密教于修法造坛时,取之与瞿摩夷(梵 gomaya,即牛粪)拌和涂之,以为清净。 依大日经义...(物名)割笏也,读经时每句读打以调声规律缓急之具。如拍子木之类。...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一)波罗夷(梵 pārājika)...【波罗罗】 此云重生华。...(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术语)谓不以耻为耻之人。言其无眼等之六识也。...(术语)五法之一。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皆是虚假,而非契于法之实性者,凡夫常...(寺名)(Mṛg-adāva)寺名。译曰鹿园。鹿野园之精舍也。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寺东四十驿许,寻弶伽河而下,至...【三种顾恋】 p0180 瑜伽七十一卷二页云:复次有三顾恋;修四念住,能为对治。一、顾恋助伴。二、顾恋利养。三、顾...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失传多年,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一些人丧失了正知正见,对...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佛法身。本无差别。从缘应感。乃有多途...
这古来有很多人呐,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马寺德老和尚出家...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数呼吸、念佛号都是,但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这个世间,...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了,小妹妹终于有一件新衣服了,高兴得不得了。...
二种病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胜而致踊跃。怯懦无勇而生恐怖。及忧愁苦恼。愚痴昏昧。由此四者。挠动于中。以致诸病所生。故名心病。
上篇:二种有 | 下篇:二种死 |
掺入香料之汤水,称为香汤,用此以洗净身体。古来四月八日佛诞日,即以香汤灌沐佛像,古时用五色香水,后则以甘草及...
不空见菩萨
华严寺
瞿摸怛罗
音木
七聚
波罗罗
十二品生死经
无六识
名相
蜜栗伽悉他钵娜
三种顾恋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但却是圣僧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