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bandha。又作缚驮。即束缚之意。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大一八·六九四上):“满驮满驮句,即其两手三指便作...【无惭】 p1039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于所作罪,望已不羞;故名无惭。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无惭者:谓于自及法二...【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p0359 瑜伽五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当辩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谓依遍计所执自性...(杂语)逃禅。犹云逃墨逃杨。杜甫诗曰: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王嗣奭云:醉酒而悖其教,故曰逃禅。后人...(菩萨)得大势菩萨为莲华部之持明王,故称为明王。...(术语)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诠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经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经等是也。...【金土藏喩】 p0811 摄论二卷十一页云: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乘五色云。左手安偏膝,游观法界之相。...(术语)谓金胎两部之大日也。大日如来虽为理智不二之法身,而其智之妙用与理之妙用,别附名称。金界之大日,住于智...又作安镇国家不动法、国镇法、镇宅法。为密教之修法。此法乃为新宅初成时,祈求平安;或为镇护国家,祈祷康泰所修之...亦名:五种现前毗尼 子题:法现前、毗尼现前、人现前、僧现前、界现前 济缘记·释立章悬判:“灭诤中明诸羯磨,须具...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在《阿含经》的三乘人...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您...
三断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自性断谓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三涂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三涂者。火涂。刀涂。血涂也。)三缘缚断谓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境不起贪嗔。于境虽缘。不生染者。故名缘缚断。
上篇:三因 | 下篇:三余 |
(杂语)如来所持之我德具八大自在,故称佛曰自在人。易行品曰: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人。...
满驮
无惭
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逃禅
得大势明王
小乘经
金土藏喩
游戏观音
两界两部大日
安镇法
现前毗尼五种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为什么偏空涅槃只是个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