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阿含之新称。...(杂语)掠取虚头之痴汉也,虚头者虚空也,非可掠取,指慢心躁急之人而言。碧岩第十则曰:州便打云:这掠虚头汉。...【蜜奢兜】 此云金鼓。随叶佛所说咒,四拘留秦佛说金刚幢咒,五拘那含牟尼佛说名声振十方咒,六迦叶佛说拯济群...原指绿眼之异国僧人。于禅林,则专称初祖达磨大师。略称碧眼、碧眼胡。碧岩录第四十二则(大四八·一八○上):“直...二种庄严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庄严佛果。...阿地瞿多,汉译无极高,中印度人,深通五明、三藏。因欲宣扬佛法,携带很多梵本从中印度来华,于唐永徽三年(652)正...(仪式)禅院之语。入院之节,不请他寺,唯供养寺内大众。曰一家宴。见象器笺九。...禅林用语。原谓基于道理,而不从人情;引申为依法而忘却人情。碧岩录第六十七则(大四八·一九七上):“梁武帝请傅...(术语)群者众生也,有情之种类数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天人群生类。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大士亲爱,展转流布,则群...渴树罗,梵语 kharjūra。又作朅树罗树。与波斯枣同类,或谓即为波斯枣。属棕榈科,学名 Phoenix sylvestris。叶呈...(杂语)西方之师也。多谓迦湿弥罗以西,犍陀罗国地方之人师。俱舍论二十六曰:西方诸师,作如是说。同光记二十六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响他对死亡的看法。 前些年我们到印度去,看到恒河边有很多人...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怄气赌气发脾气; 怄气只能气自己, 赌气彼此更对立; 拍桌打...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 假如有的信众他的父...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由...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你是否时常怨恨、畏惧、沉沦? 先来看看这些人曾经有过的遭遇...
二种超越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超越者。谓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义焉。一超入三昧超入三昧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入色界初禅。从初禅起。超入无色界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
上篇: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 下篇:二忍 |
亦名:摄众知法 子题:年少、阿难头白而迦叶号为年少、破谷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明无法之过)然众,贵老宿...
阿笈摩
掠虚头汉
蜜奢兜
碧眼胡僧
福德庄严
阿地瞿多(约七世纪)
一家宴
党理不党情
群类
渴树罗树
西方师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生气真傻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