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赞曰:本出云门之后。望雪窦为四世嫡孙,平居作止,直视不瞬。及其升堂演唱。则左右顾,如象王回旋。学者多自此悟入。方其将终之夕,越僧梦本归兜率天。味其为人,居处服玩。行已利物,日新其德。不置之诸天,尚何之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恚触】 p093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恚触?答:瞋相应触。卽五所断、六识身俱、瞋相应触。...五轮三昧之一。三昧,禅定之异称。指梵行者修禅定而起之智慧。此智慧圆融无碍,能摧破一切烦恼,犹如风之空行自如而...(术语)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优婆塞戒经三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人名)Daṇḍaka,译曰治罚。王名。二十唯识述记下曰:弹宅迦者,真谛云檀陀柯,此云治罚,治罚罪人处也。今罚罪...(物名)出祇园图经。往生要集上本曰:祇园寺无常堂四角,有颇梨钟。钟音中,亦说此偈。...(术语)于一切不善心相伴而起之二种心所法也,一无惭,二无愧。见俱舍论四。...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菩萨)即文殊。翻译名义曰:曼殊师利,此云妙德。西域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此即维摩经之所谓文殊师利也。...梵语 catvāro-abhisajdhayāh。如来说法之四种善巧秘密。又作四种秘密、四种合义、四种密语渐次、四节或四依。 据...(术语)赞叹佛乘而教化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多文身】 p0622 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多文身?答:诸字众是谓多文身。为成此义,引经为证。如世尊...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在我们佛教中、我们大家的信仰里,知道四大...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 一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他穿戴完毕后,向自己...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这个本愿,第十八愿的十念往生所摄。 (法师答:这个日本宗很...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缘所致。如何面对自我人生?端视自己的一念心。 每天都在真诚...
佛陀昔日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众开示:天上的云层有四种状态,是哪四种呢?有一种云层出现时会打雷...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在安逸的时候,想到不安逸的时候。安逸的时候有很多不安逸,...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性,就是不管你修行什么法门,坐禅有一般性的要求和规律;特殊...
大通本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禅师名善本,生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太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初母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本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辟榖学道,隐于笔工。然气刚不屈,沉默白眼公卿。嘉佑八年,与弟善思,俱至京师。藉名显圣地藏院。试所习为大僧。其师圆成律师惠揖者,谓人曰:本它日当有海内名,乃生我法中乎。圆成使听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诸友乎。时圆照禅师,道振吴中。本径造姑苏,谒于瑞光。圆照坐定,特顾之。本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舒卷,度越前规。一时辈流,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以季父事圆通秀公。秀住庐山栖贤。出入卧内,如寂子之于东寺。元丰七年春。绝九江游淮山,遍礼祖塔。眷浮山岩丛之胜,有终焉志。遂居太守岩。久之出世,住务州双林六年。浙东道俗追崇,至谓傅大士复生。移住钱塘净慈,继圆照之后。食堂日千余口,仰给于檀施。而供养庄严之盛。游者疑在诸(或云西)天。时号大小本。神考(或作哲宗)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又继圆通之后。本玉立孤峻,俨临清(或云千众)众。如万山环天柱,让其高寒。然精粗与众共。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日填门。厦屋万础,涂金镂碧,如地涌宝坊。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于西湖之上。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又十年。天下愿见,而不可得。独与法子思睿俱。睿与余善。为予言其平生,曰: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画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有五,(或三)坐四十有五夏。
上篇:白云端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下篇:报本元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二种神用】 p0027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六页云:然此神用,略有二种。一、世俗所欣,二、圣者所乐。若分一...
恚触
风轮三昧
在家菩萨
弹宅迦
祇园精舍颇梨钟
大不善地法
六通
曼殊
四秘密
赞佛乘
多文身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改掉饮酒的习惯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略说三十七道品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示四种云喻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