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具名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出增一阿含经四十九卷非常品。...(术语)天台以之名圆教。圆教之教道与证道皆为真实也。...【阿毗昙】 或云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谓无漏法慧为最胜故。四教义曰:无比法,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也。新云阿...凡十卷。又称大乘广百论释论、广百论、广百论释。护法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系对圣天所造广百论...(职位)廨院者禅林食物管理之所,主者其管事也。禅苑清规曰:廨院主之职,主院门收杂买卖。...1、指佛菩萨以神通自由自在摄化众生以自娱。 2、指佛菩萨随心所欲地度化众生,毫无障碍的能力。游与戏都是自在...(术语)谓九品往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谓鹦鹉宣说佛法以化导众生,如正法念经载有夜摩天中鹦鹉说法化导诸天之事。又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上):“彼国...(术语)三道之一。道者通之义,烦恼自苦而来,烦恼能生业,故名为道。...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御松明。系日本东大寺罥索院(二月堂)所举行之“修二月会”。在为期十四天法会中之第十二日后半...(术语)弘通经典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多佛学理论知识,但在心性上没有改变,仍然感到烦恼重重,与外...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就是不断地在心里提起:有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定的大功德法,我们每一个人都选择自己的法门修学,可能每天拜...(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一天,我们将用三天的时...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慧律法师答: 女众最难突破的就是感情,男女的感情,再来就...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 3.智者了解别人...
【复白佛言:世尊!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
昙鸾(后魏壁谷)《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鸾。雁门人也。少游五台。感其灵异。誓而出俗。三乘顿渐。具陶文理。尝读大集经。苦其辞义。深密难以开悟。大下辞笔。以形注解。又尝抱疾。行至汾川。俄见云阴斗尽。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鸾方瞬目。疾乃随愈。鸾于是后用心佛道。常如不及。开蒙诱俗。无间远迩。初鸾好为术学。闻江南有陶隐居。得道家长生法。千里就之以卒其业。陶以所学仙经十卷授鸾。鸾跃然自得。以为神仙之术。其必然也。后还洛下。遇菩提留支。意颇德之。问支曰。佛道有为长生乎。其能却老为不死乎。支笑而对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旋以观无量寿经授之曰。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长往。盈虚消长祸福成败。无得而眹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河沙之数有极。寿量之数无期。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承其语。骤起深信。遂焚所学仙经。而专观经焉。每于观经。得其理义。修三福业。想象九品。虽夫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不懈于始念。魏主怜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靡弘广。号为神鸾。敕住并州大严寺。未几移住汾州壁谷玄中寺。一夕鸾正持诵。见一梵僧掀昂而来。入其室曰。吾龙树也。其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鸾曰。何以教我。树曰。已去不可及未来。未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与回。言讫而失。鸾以所见胜异。必知死生之期戒矣。即集弟子数百人。盛陈教诫言。其四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齐声。高唱阿弥陀佛。鸾乃西向冥目。顿颡而示灭之。是时道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由西而来由西而隐。魏主曰。此诚佛子之真修。其所归也有在矣。敕葬汾西之文谷。仍条其生平所习。以立碑焉。
上篇:僧柔(北齐灵鹫)《净土往生传》 | 下篇:慧命(后周河阳)《净土往生传》 |
亦名:五种村 子题:根种有二、覆罗种、枝种有二、节种、子子种、杂种、五谷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五种村,...
阿那邠邸经
教证俱实
阿毗昙
广百论释论
廨院主
游戏神通
一九之生
鹦鹉说法
烦恼道
御水取
弘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慧律法师《金刚经》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诵《地藏经》的人,诸天鬼神都护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