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作量决定论。为因明七论之一。印度法称著。共分三品,即: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本书阐述此三种量之性...凡五卷。日僧护命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一册。略称法相研神章、研神章。叙述世界建立之相,并阐明“三界唯识”等法...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亦名:结舍二界理无双答 济缘记释云:“结舍中,事虽同席,托界不同,理无通答。”(业疏记卷五·三○·一一)...【无寻无伺地】 p1070 如有寻有伺等三地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无伺地云何?谓一切极光净、一切遍...指盘与袱二物。又作柈袱、拌袱。即于盘上铺小袱,盛疏、印等物。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受法衣条(大四八·一一二二中):...Fuoguoji 佛教传记。又称《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东晋沙门法显撰,1卷。本书系法显亲身经历的游记。记...(一)听闻教法之意。 (二)为“制教”之对称。道宣律师依律藏而立制、听二教之说,谓佛依理所制之法,称为制教;随缘...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之说,众生心中具有五种散乱。散乱,梵语 viksepa,乃心流荡于所缘境之精神作用。即:(一)自性...【无分别智助伴】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论曰: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二种道者:...梵语 eka-rūpa。(一)指一物质之形象或现象。 (二)乃极其微细之意。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上):“一色一香无...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信佛教,为人处世也广受好评。然...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田的。世间人都要想修福,怎么修?福怎...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如果你老是听念佛机的声音,你的闻性还是往外走,没有返闻,而...
从前,有一位菩萨身为大国王,这位国王皈信三宝,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远近。在国王的治理下,国内不使用武...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简单,什么事都退让,什么事都谦卑。我用三种哲学,你可以过...
灵默〔《神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灵默。俗姓宣氏。毘陵人也。初参豫章马大师。因住白砂道场。经于二载。猛虎来驯。近林产子意有所依。又住东道场。地僻人稀。山神一夜震雷暴雨悬崖委坠。投明大树倒欹庵侧树枝交络。茅苫略无少损。遐迩闻旃皆来观叹。后游东白山。俄然中毒。而不求医闭关宴坐。未几毒化流汗而滴乃复常矣。元和初久旱民皆狼顾。默沿涧见青蛇夭矫瞪目如视行人不动。咄之曰。百姓溪渴苗死。汝胡不施雨救民耶。至夜果大雨。合境云足。民荷其赐。厥后澡沐焚香。端坐绳床而卒。寿七十二。法腊四十一。
上篇:广陵大师〔《神僧传》卷第八〕 | 下篇:澄观〔《神僧传》卷第八〕 |
印度古代之树名。据四分律卷十二载,佛陀曾禁止比丘炒食罗婆醯陀之种子,若犯者,即得突吉罗罪(轻垢罪)。上记四分...
定量论
大乘法相研神章
色界
结界舍界理无双答
无寻无伺地
盘袱
佛国记
听教
五种散乱
无分别智助伴
一色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跳下悬崖找活路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以此过失,感得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三身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