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以口赞叹,一心敬仰佛德。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二下):“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胜鬘宝窟卷上...(术语)搂者揽取也。[(廣)@(包/(袁-土-口))]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真胝,梵名 Cinti。意译作善思惟天。天名。[玄应音义卷四] p4217...(术语)自己心中发明之法门也。止观一上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随顺作意】 p1367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谓由此故;厌坏所缘,顺断烦恼。 二解 如四种作意中说。...胜音,梵名 Roruka,巴利名同。音译路楼城、劳噜迦城、曷劳落迦城。长部经典十九大典尊经(巴 Mahāgovinda-suttan...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鹿救溺窣堵波】 p1038 西域记六卷十七页云:雉救火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鹿救生之处。乃往古昔...指无所漏失。净土宗专修报土往生正业之弘愿念佛者,执心牢固,定生极乐之国。杂修行者,执心不牢,堕于懈慢之邦,故...(行事)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三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p1097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页云:问:世尊说有无见无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老题目,有很多人讲过。 怎么讲、能不能讲得好,还请大家指教...问: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念之间,那又何必发愿与回向呢?弟子虽然经常念佛菩萨圣号,但...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现量者,谓亲...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真实的目标,那么休闲就会变成修行。所以我们看看,我们作为佛...
在一次上学的路上,一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少年,骑车不小心撞坏了一家快餐店门外的装饰灯箱,他没有溜之大吉,由于急...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大蒜和蒜头等蔬菜也不吃。为什么呢?《首楞严经》里有这么一...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
世间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业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
惠安〔《神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惠安。未详何许人也。发言多中好为厌胜之术。时唐休璟既立边功贵盛无比。一日僧来谓休璟曰。相国将有大祸。且不远数月然可以禳去。休璟惧甚。即拜之。僧曰。某无他术但奉一计耳。愿听之。休璟曰。幸吾师教焉。僧曰。且天下郡守非相国命之乎。曰然僧曰。相国当于卑冗官中访一孤寒家贫有才[干-木+禾]者。拔为曹州刺史。其深感相国恩。而可以指踪也。既得愿以报某。休璟且喜且谢。遂访于亲友得张君者。家甚贫为京卑官。即日拜赞善大夫。又旬日用为曹州刺史。既而召僧。谓曰。已从师之计得张某矣。然则可以教之乎。僧曰。张君赴郡之时。当令求二犬高数尺而神俊者。休璟唯之。已而张君荷唐公特达之恩。且莫喻其旨。及将赴郡告辞于休璟璟曰。闻贵郡多善犬。愿得其神俊非常者二焉。张君曰。谨奉教。既至郡数日。乃悉召郡吏。且告之曰。吾受丞相唐公深恩。拔于不次得守大郡。今唐公求二良犬。可致之乎。有一吏前曰。独某家育一犬质状异常愿献之。张君大喜。即取焉。既至其犬高数尺而肥其臆广尺余。神俊异常而又驯扰。张君曰。相国所求者二也如何。吏白曰。郡内所有唯此耳。他皆常也。然郡南十里某村某家民有一焉。民极惜之。非君侯亲往不可取之。张君即命驾赍厚直而访之。果得焉。其状与吏所献者不异。而神彩过之。张君甚喜。即召亲吏以二犬献。休璟大悦且奇其状。以为所未尝见。遂召僧视之。僧曰。善育之。脱相君之祸者二犬耳。后旬日其僧又至。谓休璟曰。事在今夕愿相君严为之备。休璟即留僧宿其第。是夜休璟坐于堂之前轩。命左右十余人。执弧矢立于榻之隅。其僧与休璟共处一榻。至夜分僧笑曰。相君之祸免矣。可以就寝。休璟大喜且谢之。遂彻左右与僧寐焉。迨晓僧呼休璟曰。可起矣。休璟即起谓僧曰。祸诚免矣。然二大安所用乎。僧曰。俱往观焉。乃与休璟偕寻其迹。至后园中见一人仆地而卒矣。视其颈有血。盖为物所噬者。又见二犬在大木下。仰视之见一人袒而匿其上。休璟惊且诘曰。汝为谁。其人泣而指死者曰。某与彼俱贼也。昨夕偕来且将致害相国。盖遇此二犬环而且吠。彼遂为所噬而死。某惧因匿身于此。二犬见之乃蹲于树下。某伺其它去将逃焉。迨晓终不去。今即甘死于是矣。休璟即召左右令缚之曰。此罪固当死。然非某心也。盖受制于人耳。愿释之。休璟命解缚。其贼拜泣而去。休璟谢其僧曰。赖吾师。不然死于二人之手。僧曰。此盖相国之福也。岂所能为哉。休璟有表弟卢轸在荆门。有术士告之。君将有灾戾。当求一善禳者为庶可矣。轸素知其僧。因致书于休璟请求之。僧即一书付休璟曰。事在其中耳。及书达荆州而轸已卒。其家开视其书徒一幅纸无文字焉。休璟益奇之。后数年遁去不知所适。
上篇:僧伽〔《神僧传》卷第七〕 | 下篇:秀师〔《神僧传》卷第七〕 |
指小乘之教理。以其理偏于空,故法门狭小,就大乘教义之立场而言,称为偏小。止观大意(大四六·四六○中):“如是...
赞仰
鼠搂栗
真胝天
己心法门
随顺作意
胜音城
十诵律
鹿救溺窣堵波
千无一失
盂兰盆
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闲旷俗心,寂定炼金

【推荐】诚信,让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真我与假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