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寺名)在东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寺东四十驿许,寻弶伽河而下至蜜栗伽悉他钵那寺。唐云鹿园...【异生离欲】 p1116 瑜伽五十一卷十七页云:复次若诸异生、由世间道,入初静虑,若得生彼。尔时欲界诸染污法、及余...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名数)毗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众非法之羯磨...种种生灭,尽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种相,谓有漏果报四相。即苦、空、无常、无我,有漏之果报...(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为七种生死之一。谓第十法云地之菩萨,未断最后一品之无明,故尚有一次之变易生死,称为有后生死。[翻译名义集卷六...色界十八天中之第十四重天名。...【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p0970 瑜伽三十三卷八页云:如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定、及空无...【身土皆通有漏识变及无漏识变】 p0680 成唯识论十卷十九页云:此诸身土、若净若秽,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的责任,所以不应该把目光老放在钱上,这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前...
淫因者,无量劫来,行淫之事,纳识田中,爱水润生,今受身形,前作淫业,时时恶发;或内心缘行淫之境,而淫心动。正...佛教重视检讨自己的错误,因此有个别忏悔和集体忏悔。 集体忏悔是举出每个人易犯的恶行写成忏文,在佛前忏悔礼诵,...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下,在身、口、意活动时重视业感缘起。...问: 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但是多数人劝合不劝离,都说夫妻是相互欠债,所以要多忍耐...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
善道〔《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善道法师。临淄人。入大藏信手探卷得观无量寿佛经。乃专心念佛以修十六妙观。及住庐山观远公遗躅。豁然增思。后遁迹终南修般舟三昧数载。睹宝阁瑶池宛然在目。复往晋阳从绰禅师授无量寿经。入定七日。绰请观所生处。道报曰。师当忏悔三罪方可往生。师尝安佛像在檐牖下。自处深房此一罪也。当于佛前忏。又常役使出家人此二罪也。当于四方僧前忏。又因造屋多损虫命此三罪也。当于一切众生前忏。绰静思往咎洗心悔谢。久之道因定出谓绰曰。师罪灭矣。后有白光来照之时。是往生相也。道行化京师归者如市。忽微疾即掩室怡然念佛而逝。异香天乐向西而隐。
上篇:智聪〔《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法顺〔《神僧传》卷第六〕 |
(术语)对于有情之称。草木土石等之无情识者。...
鹿园寺
异生离欲
十三力
跋阇子比丘十事非法
有漏果报四相及不净
四论
有后生死
无烦天
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身土皆通有漏识变及无漏识变
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有此三淫,当受三途苦报
三昧水忏的来历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圣严法师: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