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药师经有五译。大藏中第二,宋慧简译,缺。此本愿药师经,与所存四译,文多不同,或即慧简之所译者欤。...【舍楼伽】 此云藕根是也。...【性宗相宗】 中国大乘佛教,习惯上把佛教分为性、相二宗,即法性宗和法相宗。但其内涵则与印度的性宗、相宗并不一...明代僧。生卒年、籍贯、俗姓均不详。住于天台山慈云寺。博学多闻,尤善文笔,偏好史乘传记之学。曾于万历二十八年(...亦名:五人以上僧自恣法 子题:僧自恣法白告、差受自恣人法、自恣五德、举罪五德、白僧自恣法、正自恣法 随机羯磨·...(流派)梵名播输钵多Paśupati,唯识论所说五种外道之一。...(杂名)印度之僧,多系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众吼集指达磨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漏尽智力】 p1284 瑜伽四十九卷二十二页云: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逮得能治胜无漏心、胜无漏慧;是其最胜...(术语)五根与五力。法华经譬喻品曰:无漏根力觉道。...乃敬礼三宝,专注不二之谓。在各种忏法前,常有“一心敬礼”诸佛、法、僧之仪,如法华忏法(大七七·二六五上):“...(术语)十藏所诠之理谓之十谛。法集经曰: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净土法门,不但是三恶道的众生难信三恶道都是受苦不暇,愚痴暗冥,没有善根智慧相信,甚至听闻的机会都没有。不但三...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法源寺方丈一诚长老一期报尽, 双林潜影,世缘已毕,所作皆办,于2017年12月21日(岁次...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乌。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自然和谐;人际关系不合,社会自然诸多纷争;...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你才能看得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困难、我...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
僧盖(﹝齐﹞(禅基寺)[《比丘尼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僧盖。本姓田。赵国均仁人也。父宏梁天水太守。盖幼出家为僧志尼弟子住彭城华林寺。忘利养惔毁誉。永徽元年索虏侵州。与同学法进南游京室。住妙相尼寺。博听经律深究旨归。专修禅定惟日不足。寒暑不变衣裳。四时无新饮食。但资一菜中饭而已。受业于隐审二禅师。禅师皆叹其易悟。齐永明中。移止禅基寺。欲广弘观道。道俗谘访。更成纷动。乃别立禅房于寺之左。宴默其中。出则善诱谆谆不倦。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四时资给。虽已耆艾而志向不衰。终日清虚通夜不寐。年六十四。永明十一年卒也。时寺又有法延者。本姓许。高阳人也。精进有行业。亦以禅定显闻也。
上篇:智胜(﹝齐﹞(建福寺)[《比丘尼传》卷三] | 下篇:法全(﹝齐﹞(青园东寺)[《比丘尼传》卷三] |
于日本,服役于寺院中之武士。即江户时代服役于宫门迹、摄家门迹等之武士。彼等或从事寺务,或职司警卫。此外,负责...
本愿药师经
舍楼伽
性宗相宗
如惺
自恣五人以上僧法
兽主
穿耳僧
漏尽智力
根力
一心敬礼
十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安详示寂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烦恼都是自寻的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