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本尊三昧品所说,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种。字之二种者:一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差罗波尼】 或纤罗半尼,此云灰水。...【阿梨耶识】 即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唯识宗是妄识、无覆无记、为有为诸法之所依。但在地论中,对此阿梨耶识的解释...谓诸法体性平等真空。如,乃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空,指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盖以佛教真理之立场...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缘起、污手捉食器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以不净腻手捉器。居...(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杂名)对于主山而言,虚堂显孝录曰:为甚么,客山高,主山低。...【闻熏习】 p1263 摄论一卷十四页云: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是彼...(杂名)释氏通鉴,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护三业,精勤六度,行悔忏法,免堕三涂。按法苑珠林忏悔篇有忏悔仪式,僧徒...谓专心一意正念而归之于佛。善导观经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上):“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书名)一卷,宋僧璩撰出。说有部律之羯磨法。...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习,虽然能够读诵的经典不可胜数,却无法免除堕入阿鼻地狱的罪...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进入腊月我就想起了腊八粥,为什么每年的腊月初八要喝腊八...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一是事件本身产生的痛苦,二是因无法接受现实带来的痛苦。为...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却越来越厌世,感...管好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点,人人自律,世间将是和谐的乐土。 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各...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他建造了一座监狱,狱城却名为外可爱乐。阿恕伽王又找来一名...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
慧木(﹝宋﹞(梁郡筑戈村寺)[《比丘尼传》卷二]
【历代名僧辞典】
慧木。本姓傅。北地人。十一出家。师事慧超受持小戒。居梁郡筑戈村寺。始读大品日诵两卷。兼通杂经。木母老病口中无齿。木嚼脯饴母。为口不净不受大戒白衣精勤忏悔自业。忽见戒坛与天皆黄金色。举头仰视。南见一人。着襈衣衣色悉黄。去木或近或远。语木曰。我已授汝戒。寻复不见。木不以语人。多诸感异皆类此也。木兄闻欲知。乃诈之曰。汝为道积年竟无所益。便可养发当为访婿。木闻心愁。因述所见。即受具戒。临受戒夕梦人口授戒本。及受戒竟再览便诵。宋元嘉中造十方佛像。并四部戒本及羯磨施四众云。
上篇:普照(﹝宋﹞(南皮张国寺)[《比丘尼传》卷二] | 下篇:法胜(﹝宋﹞(吴县南寺)[《比丘尼传》卷二] |
(507~583)南朝僧。又作安凛。江阴利成(江苏江阴)人,俗姓秦。幼聪颖好学,孝行远播。二十五岁因敕出家,后往魏...
二种本尊
差罗波尼
阿梨耶识
如空
腻手捉饮器戒缘起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客山
闻熏习
悔忏法
一心正念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慈悲的力量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让心灵创造幸福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好,世界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