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遮文茶】 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唐代僧。又作晦玑。清河人,俗姓张。属青原行思之法系。初参岩头全奯,后师事玄泉山彦,得嗣其法。唐天祐年中(904...(物名)凡殿堂正面左右之二露柱也。见象器笺一。...有者三有、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如来为破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称之为破有之法王。法华经说:破有法王,出现世间...Chenna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的创始人,后人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据《大唐西域记》卷十、...凡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箬庵通问编,居士施沛汇集,清康熙五年(16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本书由...(人名)Dharmapāla,菩萨名。译曰护法。十大论师之一。西域记十曰: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唐代隐士。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之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杂语)言无常迅速也。辅行七之三引智度论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谥,谓人死后,以其生时行迹而为之立号,以劝善表彰有德。据弘明集卷二载,后魏太祖时僧人法果示寂,追赠“老寿将军...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法。一天与众弟子入王舍城受供并说法后,下午出...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但是要分手了,却恨不得杀死对方。为什么会由爱生恨呢?...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也亲自问过老和尚: [老和尚啊!您老人家当时...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
融照(松江延庆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修禅定。燃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臻。表于丛席职跻众右。四十祀矣名闻京师。诏嘉奖赐师号。每岁元日率众修金光明忏祝厘君上。说法之外力事忏摩。与诸众生扫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而弥勤。得其法者三人。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也。
上篇:子文(明州宝云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下篇:弘济(杭州普福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
子题:不学止犯、事法止犯 行宗记·释持犯方轨:“止犯一位,须分二种:一、 不学止犯 ,即不学无知也;二、 事法止...
净业
遮文茶
诲机
撑天柱
破有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续灯存
达磨波罗
寒山
出息不待入
僧谥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人如群牛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