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离车】 翻为皮薄,又云同皮,或云弥戾车。此翻仙族王。又云边地主,又云传集国政。其国义让,五百长者递为国...指佛于过去世修行时所发大誓愿之力。佛果位所得之功德力,即全由过去因位之誓愿而成。 p5930...禅家安置祖师真像的厅堂。...Baliyuxi Dazangjing 南传上座部所传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自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后,于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的...位于北平安定门外。俗称大钟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建,其建筑式样颇异其他诸寺,尚保有明初建筑之风格。寺内藏...(仪式)法会之仪式也。俗直指法会曰会式。...指禅林中,亡僧遗物估唱终了时,决算收支之单据,用以告知大众。估唱,即将死者衣钵等物拍卖,以充丧葬等费用。其样...梵名 Mrga?irah。为二十八宿之一,亦为密教善志天之眷属。又称鹿首宿。于北斗曼荼罗,位于外院之西边;于胎藏界现图...【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p0822 瑜伽五十三卷十二页云:问:由几因缘,不应授彼近事男律仪?答:略由二因。一、意...谓我慢心一起,便自高自大,好像幢旗高耸一样。...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无差别,但因迷于事相,各各造业不同,迷惑的深浅也因之各别,...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就是二乘的圣者阿罗汉、辟支佛,...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际受用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在宋人所撰的《地藏灵验记》等,都...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止,精进办道,修习用功,须菩提尊者也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侧的庐...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提问的问题,因此,我常在开示中...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指掌,遍游诸国似比邻。 回观此土...
广修(高闲)(唐天台山禅林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广修。俗姓留氏。东阳下昆人也。淑质贞亮早预邃师之门。研穷教迹学者云拥。日诵法华维摩金光明梵网四分戒本。六时行道弗休弥年更笃。每一岁行忏法七七日。则第四随自意三昧也。开成三年日本国僧圆载来躬请法。台州刺史韦珩。谓讲止观于郡斋。以会昌三年癸亥岁二月十六日。终于禅林本寺。俗寿七十三。法腊五十二。迁神于金地道场。法付门人物外焉。咸通七年门人良汶发坟火葬。淘收舍利一千余粒。重塔缄藏焉。又湖州开元寺释高闲。本乌程人也。髫年卓跞范露异才。受法已还有邻坚志。苦学劳形未尝少惰。后入长安于荐福西明等寺隶习经律。克精讲贯。宣宗重兴佛法。召入对御前草圣遂赐紫衣。仍预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性情节操矗然难屈。老思归乡。终于本寺。弟子鉴宗敕署无上大师。亦得闲之笔法。闲常好将霅川白纻书真草之踪。与人为学法焉。
上篇:好直(唐上都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下篇:元表(全清)(唐高丽国)[《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亦名:现身相与清净欲、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与欲现身相 子题:清净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依如五分,病人不能口...
法
离车
誓愿力
真堂
巴利语系大藏经
觉生寺
会式
单帐
觜宿
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慢幢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因果规律与命运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五福的意义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