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达摩流支】 唐言法希,天后改为菩提流志,唐云觉爱。南印度人,婆罗门种,姓迦叶氏。聪睿绝伦,风神爽异。生...即佛世时古代印度之十六大国。据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所列,十六大国即:(一)鸯伽(梵 Avga),(二)摩竭陀(梵 Magad...(杂名)幽冥之途,死后所趣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止观四上曰:幽途绵邈,无有资粮。...指寒食之日。为丛林行事之一。寒食系冬至后之第一○五天,至此日时,须食用生冷不煮之物。大应录卷上(大八○·一○...【摄取摄受】 p1459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七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谓诸菩萨、正御徒众。当知是名略说菩萨于...(人名)Vasumitra,又作伐苏蜜多罗。旧作和须蜜,婆须蜜多,婆须密多罗。世友菩萨之梵名。旧云天友。佛灭后四百年...意为护身佛盒。指藏蒙佛教徒所用内装小佛像或护身佛咒之金属小盒。一般挂于胸前,亦可斜挂身旁或置于衣内。四品官以...(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醯摩跋陀】 翻应舍主。...【现法安乐住性】 p0955 显扬十九卷十四页云:论曰:唯诸静虑、是现法安乐住性。具有身心二种安故。非无色定。无身...折骨为笔,书写佛经。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说: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要远离,是...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问佛说:生老病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而又将往何处去?还有眼识...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
法成(周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成。本姓王。名守慎。官至监察御史。属天后猜贰信酷吏罗织。乃避法官。乞出家为僧。苦节勤于化导。声发响随行高质直。长安中于京兆西市疏凿大坎。号曰海池焉。支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池上佛屋经楼皆成所造。穿池之际获古石铭云。百年为市而后为池。自隋朝置都立市。至于时正一百年矣。仪凤二年望气者云。此坊有异气敕掘之得石函。函内贮佛舍利万余粒。光色粲烂而坚刚。敕于此处造光宅寺。仍散舍利于京寺及诸州府。各四十九粒武后于此始置七宝台。遂改寺额。成公居之行其激劝。多以崇福为己任焉。
上篇:守真(沙弥弥伽,道荫)(宋东京开宝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 下篇:业方(唐五台山昭果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
(杂名)译曰大灾风。见慧琳音义六十九。...
达摩流支
十六大国
幽途
一百单五
摄取摄受
筏苏密呾罗
格乌
三大
醯摩跋陀
现法安乐住性
骨笔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大悲咒修法简规

「美丽」的危险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以忍来圆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