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子者种子也。种子所生之果,谓之子果。果所生之种子,谓之果子。因而五蕴之果报。为过去烦恼所生之果,谓之...(人名)婺州东阳人。姓刘氏。号天宫尊者。幼受具,入智威之室,顿开悟天台三观之法门。时人呼曰小威,后归东阳,山...亦名:主客相待法 子题:客比丘入寺法、新至比丘以十事与之、僧差食、僧次食、檀越送食、檀越请、别请 行事钞·主客...谓于多胜谓己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总名卑慢。...【发起身业语业】 p1162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禅林用语。为禅门骂人之词。本指尿床之饿鬼,或骂尿床之小僧;然于禅林中,多转用于叱骂年轻一辈之僧徒或小沙弥,犹...【我语取】 四取之一。取者,烦恼之意。我语取,指缘内身所起的烦恼,即指色界、无色界之贪、慢、无明、疑等四烦恼...(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禅林用语。系禅林呵斥语言文字为葛藤之语。与“不才不净”一语同义。临济录示众(大四七·五○二上):“山僧今时,...亦名:单白说戒羯磨 子题:大德僧听、今僧白月十五日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布萨说戒、白如是、纲、缘本、缘、...梵语 samādhi。指禅定之境。谓于诸法不起妄想妄念。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1、【引经文1】: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我总了无疑虑。若闻人诮谤,便生退心,此种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浅...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变。心不能转变业,就被业缚住;业不随心转变,就能缚住心。 ...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汉文咒字 嗡 嘛 呢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母亲,就是因为母亲实在太伟大了。如《佛说父母...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是个谜。我们说死了、死了,那又很便...
法朗(唐上都青龙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朗。姑苏人也。禀质温润约心坚确。诵观音明咒神效屡彰。京阙观光人皆知重。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有疾沈笃。尚药供治无所不至。公主乃高宗大帝同母妹也。友爱殊厚。降杜如晦子荷。荷死再行薛瓘。既疾绵困有告言。朗能持秘咒理病多瘳。及召朗至。设坛持诵信宿而安。赏赉丰渥。其钱帛珍宝朗回为对面施。公主奏请改寺额曰观音寺以居之。此寺本隋灵感寺。开皇三年置。文帝移都多掘城中陵园冢墓徒葬郊野。而置此寺。至唐武德四年废。至此更题额。朗寻终于此寺焉。
上篇:思睿(唐太原府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僧衒(启芳,圆果)(唐河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熏四义】 p0741 成唯识论二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
子果
慧威
比丘主客相待法
卑慢
发起身业语业
尿床鬼子
我语取
表义名言种子
不才净
说戒单白羯磨
寂定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