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故谓为慧炬三昧。法华嘉祥疏十二曰:慧炬...亦名:苾刍、二、刍 子题:怖魔、乞士、破烦恼、杀贼、应供、无生、世魔有四、欲魔、阴魔、烦恼魔、死魔 戒本疏·释...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初是习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随密】 p1364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密者:设妨杂故...为我国曹洞宗之一派,即宋代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宏智正觉(1091~1157)之系统。宏智正觉于建炎三年(1129)住天童山...【我爱】 为四根本烦恼之一,谓深生爱著于一己妄执之自我,第七末那识常执著第八阿赖耶识为‘我’而生起此烦恼。《...(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指性德圆满海。释摩诃衍论(为起信论之注释书)立义分所立之三十三种门法中,以不二摩诃衍为第一门法,即超越根机、...亦名:别作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五分云,欲别作羯磨,僧不可和者,当于说戒前作之,以是制众法,僧不敢散故...指集会于常寂光土之无量大众。寂光,指常寂光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所住之净土;海会,指诸尊圣众之会聚。十方圣众来集...(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读《法华经》,知道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 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
慧悟(唐京兆禅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悟。未详氏族。隐太白山中持诵华严经。服饵松木。忽于一时见一居士。来云。相请居士腾身入空。令悟于衣襟中坐摄以飞行至一道场。见五百异僧翔空而至。悟奄就末行。居士语曰。师受持华严是佛境界。何得于小圣下坐。遂却引于半千人之上。斋讫居士曰。本所斋意在师一人。虽有五百罗汉来食。皆临时相请耳。斋讫遂送还本处。有如梦觉。即高宗永徽年中也。
上篇:法智(隋天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下篇:明慧(唐京兆大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
【所缘无上】 p0740 辩中边论下卷十五页云:如是已说正行无上;所缘无上,其相云何?颂曰:所缘谓安、界、所能...
慧炬三昧
比丘
暴流
随密
宏智派
我爱
表无表色
不二摩诃衍
说戒前别作羯磨
寂光海会
师子奋迅三昧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成功属于有心人
守戒的僧人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