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菩萨)金刚界之四摄菩萨也。表大日如来摄取之大悲者。钩者召众生,索者缚众,锁者结众生,铃者欢众也。...粗思为觉,细思为观。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载,修禅定者有三种觉观发相,即:...【正智】 p0500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无色界系色】 p1069 显扬五卷七页云:无色界系色,谓等持自在色;非业异熟色。...(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指佛菩萨之台座。佛菩萨之台座大都以莲华所成,故称华台。大日经疏卷十五(大三九·七三三下):“如世人以莲华为吉...(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有真实之愿与方便之愿。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之六愿为真,十九、二十之二...(738-839)唐代高僧。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清凉...(故事)唯识论曰:毗尼中,有一比丘,夜踏瓜皮,谓杀虾蟆,死入恶道。法藏之梵网经疏二引之。...佛说弥勒下生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我一生崇尚念佛(他是净土宗的祖师),但是我同时也恳切地...
前言 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在解脱烦恼的束缚,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解脱之前必须做一些准备,就是指要打好道前基...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以前还不太理解,认为出家人都...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诸如,为什么临终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呢?为什么念佛过...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懵懵懂懂什么都不了解,前三年离不开母亲,自己生活不能料理,...
慧闻(唐衢州灵石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闻。信安人也。多劝勉檀那以福业为最。常言未预圣位。于五道中流转。非福何凭。尝于濲江铸丈八金身像。州未听许铜何从致。且曰。待大施主。居无何有清溪县夫妻二人。将嫁资鉴来舍。闻为誓咒之曰。此鉴鼓铸若当佛心前。乃是夫妻发心之至也。迨脱摹露像。果然鉴当佛心胸间矣。又尝往豫章。劝化获黄金数镒。俄遇贼劫掠。事急遂投金水中曰。虑损君子福田。请自捞摝舍闻。闻去贼徒泳水求之不得。及闻到州。金冥然已在其院中。若役人用匠不避讥嫌。得物见多自提鱼贯彘肩饲工人焉。又山路虎豹闻或逢之。将杖叩其脑曰。汝勿害人。吾造功德何不入缘。明日虎衔野猪投闻前。弭尾而去。凡举事皆成。归信如流。率多奇异焉。
上篇:永安(唐成都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 下篇:无漏(唐朔方灵武下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
(杂名)释为释迦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晋书何充传曰:充与弟准,崇信释氏。...
钩索锁铃
觉观三种发相
正智
无色界系色
四随
华台
波罗提木叉
观世自在
真假八愿
澄观
瓜皮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推荐】解脱的四要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弃儿的故事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