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最胜正念正知】 p1155 瑜伽九十二卷一页云:当知此中于四念住善住心者、或于行时,境界现前,若不取相、及与随好...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遗骸火化后贮藏遗骨之容器。古时以金属、陶磁、石类等为之,后世多以木刳制而成。佛陀涅槃后,...【不显名】 p031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不显名者:谓其义难了。如达罗弭茶明咒等。...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齐问讯。又作普通问讯、普问讯、十问讯。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迎待尊宿条(大四八·一一二二下...原指乱世。于佛教则指尘世、凡界,乃谓充满五浊之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五浊炽盛,浊...【异生性】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异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五趣众生,异于圣者的生性。《百法直解》曰︰‘异生...【路伽耶】 应法师译云顺世,本外道缚摩路迦也。天台曰:此云善论,亦名师破弟子。慈恩云:此翻恶对答,是顺世...意念口诵佛的洪名或是经咒。...(术语)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亦曰叹真。赞叹真愿之义也。...【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由十因缘、如来入于聚落乞食。一者、当显杜多功德故。二者...(术语)心念其事口言其事也。行事钞下一之三曰:受僧施者,应心念口言,是我分得也。...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军保家卫国,临行前特来向虚云...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经》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东西,这个是修行...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佛法,青年时代能够剃发出家,在清净的僧团中过着以不自在为自...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慢慢地,富翁注意到:每天上午都有位衣着破烂的人坐在公园的...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工作的关系?请问是否应该在没有往生前成就一番世间的事业,还...
慧明(唐袁州蒙山)[《宋高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明。姓陈氏。鄱阳人也。本陈宣帝之孙。国亡散为编甿矣。明少出家于永昌寺。怀道颇切扣双峰之法。高宗之世依忍禅师法席。极意研寻。初无证悟若丧家之犬焉。忽闻五祖密付衣钵与卢居士。率同意数十许人。蹑迹急追至大庾岭。明最先见。余辈未及。能祖见已便掷袈裟。明曰。我来为法非望衣钵也。时能祖便于岭首一向指订。明皆洞达悲喜交至。问能曰。某宜何往。能记之曰。遇蒙当居。逢袁可止。明再拜而去。便更其名。以旧云道明也。下岭绐诸僧曰向陟崔嵬远望杳无踪迹。僧即退转。一说居士掷衣钵于盘石曰。此衣为信。岂可力争耶。任君拈去。明遂手掀如负钧石而无举分。拱立舍旃。则咸享四年也。以明未舍家曾署诸卫。故有将军之号矣。宜春太守秦琢奏谥号焉。
上篇:神秀(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宋高僧传》卷第八] | 下篇:神会(唐洛京荷泽寺)[《宋高僧传》卷第八] |
凡六卷。又作云庵真净禅师语录、真净大师语录。宋代真净克文(1025~1102)撰,法深、福深编录。有两种,分别收于卍...
最胜正念正知
骨壶
不显名
普同问讯
浊世
异生性
路伽耶
念诵
叹真
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心念口言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