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菩萨)或云圣三世。在胎藏界持明院北端。密号曰最胜金刚。与降三世明王同体异名。然此院特列胜三世降三世两尊,青...即法华经卷五第十三品之品名。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前半品说药王、大乐说等诸菩萨与得受记之五百阿罗...【生差别】 p0475 瑜伽九卷十页云:生差别者:当知复有五种。一、界差别。二、趣差别。三、处所差别。四、胜生差别...【无漏】 p1044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 二解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云...(名数)念珠有四种。分上品,最胜,中品,下品之四数,如一千八十,百八,五十四,二十七是也。...梵语 caksus。司视觉之感觉器官,或指视觉性之认识机能。关于眼之分类,有诸种说法: (一)三眼: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列...(名数)四方如来应之,各流出一女菩萨供养中央如来也。其先东方之阿閦如来流出香菩萨而供养之,此以东方为初发菩提...寻与伺。寻是寻思,寻求真理,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余六品,即三生者...由烦恼心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随即衍生、滋生的意思。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术语)身口意之三业,有有表业、无表业二种。又云有表色、无表色。...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的...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可以。念佛,行走坐卧都能念,尤其要重视经行念。因为我们现...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记发菩提心与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紧了,应该放...
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是日间,早上起床后,要勤修戒定慧这些「善法」,若然贪睡无度...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现代人急功近利,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很少考虑生死问题,即使有缘接触佛法,也往往把佛法当作世...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叹: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 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
佛与五百大比丘众在阿逾阇江水边时,一日,大均头在寂静无人之处,想着:有没有能够恒久增益功德的事呢?于是,均头...
靖迈(唐简州福聚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靖迈。梓潼人也。少孺矜持长高志操。特于经论研核造微。气性沉厚不妄交结。游必择方抵于京辅。贞观中属玄奘西回。敕奉为太穆太后。于京造广福寺。就彼翻译。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遂召证义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得一十一人迈预其精选。即居慈恩寺也。同普光寺栖玄广福寺明[泳-永+虍-七+一/八/八/目]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同执笔缀文。翻译本事经七卷。迈后与神昉笔受于玉华宫及慈恩寺翻经院。皆推适变故得经心矣。后着译经图纪四卷。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重翻疑伪等科。一皆条理见编于藏。开元中智升。又续其题目焉。
上篇:元康(唐京师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下篇:顺璟(唐新罗国)[《宋高僧传》卷第四] |
(物名)摩尼珠也。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心性宝性无有染污。智度论五...
胜三世金刚
劝持品
生差别
无漏
四念珠
眼
外四供养
寻伺
家家
随烦恼
有表业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念佛时打坐好吗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切勿为了睡眠,将一生空过
从印祖文钞看佛法与佛学之别及佛法之要

血肉施蚁的乌龟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