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盖功德被物。广矣。大矣。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开天下人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然则基也。鄂公犹子。奘师门生。所谓将家来为法将。千载一人而已。故书有之。厥父菑厥子乃肯播。矧能肯获。其百本疏主之谓欤。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道宠】 北魏时代僧人,俗姓张,名宾,道宠为其法名,其生卒年代不详,约为公元五六世纪之间,少有才艺,与李范同...梵语 manusya。音译摩[少/兔]沙、末奴沙、摩奴阇、摩[少/兔]史。指人所住之界域。乃六道、五趣、十界之一,又称人间...(职位)立僧者,开导成立众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别于首座,头首外于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择有道博达之人,垦请为...随机羯磨·集法缘成篇:“若众法对首,亦具七非。今摘取舍堕一法,条然具解;余者例同有异。……三、事非。犯过衣财...【论】 p1328 俱舍论一卷一页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堂塔)律家曰无常院,无常堂,禅家曰涅槃堂,延寿堂。置临命之病僧使观无常之所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依中国本...冥,即幽冥、无法见闻者;反之,显,即显现、可见闻者。 凡人之肉眼所不能见的佛菩萨,于冥中常见我等,此称冥见。...(术语)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罗睺罗】 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西域...【无明对治殊胜】 p107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禅林用语。有大小之别。如库司于四节请全山大众,称为大座汤;于夏末特为夏中执役之人而设者,称为小座汤。[禅林象...(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一)小解时,观自身宝瓶内流出甘露水,无数饿鬼饮之,遂其所愿...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躺在飞机商务舱里,手腕上戴...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龙舒居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附近,呈...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分,叫缘起门。为什么要说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让我们知道有阿...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观,你要有一个观念:你不管是修你的心力法门,自力,圆顿止观...
窥基(唐京兆大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诞。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犍子边。占得卦甚吉。师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再忆。年二十五应诏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余本。创意留心勤勤著述。盖切问而近思。其则不远矣。造疏计可百本。奘所译唯识论。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捡文纂义。数朝之后基求退焉。奘问之。对曰。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醇粹。某不愿立功于参糅。若意成一本。受责则有所归。奘遂许之。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此乃量材授任也。时随受撰录所闻。讲周疏毕。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潜隐厥形。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又云。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徙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剑一镡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一云。行至太原传法。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帙。中乘自御。后乘家妓女仆食馔。于路间遇一老父。问乘何人。对曰。家属。父曰。知法甚精。携家属偕。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翛然独往。老父则文殊菩萨也。此亦卮语矣。随奘在玉华宫。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基随处化徒。获益者众。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遂造大疏焉。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屡谒宣律师。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或冥告杂务。尔日基去方来。宣怪其迟暮。对曰。适者大乘菩萨在此。善神翼从者多。我曹神通为他所制。故尔。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至十一月十三日。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法腊无闻。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余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徙棺见基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一云玄宗。然基魁梧堂堂。有桓赳之气。而慈济之心。诲人不倦。自天然也。其符彩则项负玉枕。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为以慈恩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御制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由此云。灵基开元录为窥基。或言乘基非也。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悰。不全斥故云大乘基。如言不听泰耳。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上篇:满月(智能轮)(唐京师)[《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道世(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四] |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
道宠
人间
立僧首座
非疑过分
论
无常院
冥
十行
罗睺罗
无明对治殊胜
座汤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进厕所的布施法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敲木鱼的由来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