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道家尸解说有多端。或隐真形而存假质。矧以登地大士漏尽罗汉。或此在他亡。或分身易态。皆以之为游戏耳。以之为利物焉。其佛陀波利出没无恒变化何极。出金刚窟接法照师。盖与之有缘闯然而现。故杜多迦叶久隐诸峰。晋法显往游灵。鹫见于山下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正念正定为定蕴】 p0506 瑜伽六十八卷二页云:问:何因缘故,正念、正定、说为定蕴?答:二因缘故。一、由自性故...(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阿弥陀佛的弘愿,是一切众生一生成佛的真实教法。...生死苦报能缠缚有情众生,而令其不得自在,故称缠报。 p6857...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亦名:触该五聚 资持记释云:“触该五聚,唯无提舍。夷者,旧云淫是内触;或可尼触结重。残及兰吉,并见上文。...【彼彼喜爱】 p080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彼彼喜爱?世尊告曰:谓于未得摄受资财...(杂语)小乘与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种,外道中小乘外道论师是也。...资持记释云:“五分,反显相识犹通暗受。续引灯照,不容滥委。”(事钞记卷九·九·七)...(术语)四曼之一。诸佛菩萨等身体手足动作之形。秘藏记本曰:羯磨曼陀罗威仪也,谓木像泥等作业之义。辨惑指南三曰...密教以烦恼本无而直下观达净菩提心之功德,称为功德断。系显教“过患断”之对称。显教以断除烦恼过患为证佛果之说,...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谓之为有道德之人呢? 【道】:是指大自然的...
有时候,人的嗔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他的财富都不要,连妻子儿女也不要,就是要把气泄出去。但是这个气没等泄出...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所谓一朝落地命安排。相命学家就根据这个出生的时刻...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当济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跋兰那聚落的乌泥池旁边。 当时,有一位拄着手杖的外道梵志来...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我们在使用微信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微信中...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家...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众生由于...
佛陀波利(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佛陀波利。华言觉护。北印度罽宾国人。忘身徇道遍观灵迹。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以天皇仪凤元年丙子杖锡五台。虔诚礼拜悲泣雨泪。冀睹圣容。倏焉见一老翁从山而出。作婆罗门语谓波利曰。师何所求耶。波利答曰。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从印度来欲求瞻礼。翁曰。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否。此土众生多造诸罪。出家之辈亦多所犯。佛顶神咒除罪秘方。若不赍经徒来何益。纵见文殊亦何能识。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拯接幽冥报诸佛恩也。师取经来至。弟子当示文殊居处。波利闻已不胜喜跃。裁抑悲泪向山更礼。举头之顷不见老人。波利惊愕倍增虔恪。遂返本国取得经回。既达帝城便求进见。有司具奏。天皇赏其精诚崇斯秘典。下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与日照三藏于内共译。译讫嚫绢三十匹。经留在内。波利垂泣。奏曰。委弃身命志在利人。请帝流行是所望也。帝愍其专切。遂留所译之经还其梵本。波利得经弥复忻喜。乃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僧顺贞。奏乞重翻。帝俞其请。波利遂与顺贞对诸大德翻出。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前杜令所译者。咒韵经文少有同异。波利所愿既毕。却持梵本入于五台。莫知所之。或云。波利隐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大历中。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入五台山礼金刚窟。夜之未央克责扑地。忽见一僧长七尺许。梵音朗畅。称是佛陀波利。问曰。阿师如此自苦得无劳乎。有何愿乐。照对曰。愿见文殊。曰若志力坚强真实无妄。汝可脱履于板上。咫尺圣颜令子得见。照遂瞑目。俄已入窟见一院。题额云金刚般若寺。字体酋健光色闪烁。其院皆是异宝庄严。名目不暇。楼观复沓殿宇连延。罘罳密致铃铎交鸣。可二百所。间有秘藏中缄金刚般若并一切经法。人物魁伟殆非常所睹也。文殊大圣处位尊严拥从旁午。宣言慰劳分茶赋食讫。波利引之出去。照苦乞在寺。波利不许。临别勉之。努力修进再来可住。照还至板上蹑履。回眸之际波利隐焉。
上篇:觉救(唐洛京白马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尊法(唐)[《宋高僧传》卷第二] |
【八种圣言及非圣言】 p0085 俱舍论十六卷十五页云:经说诸言,略有十六。谓于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事中,言实见等。或...
正念正定为定蕴
得戒
弘愿一乘
缠报
毗沙门
相触得五罪
彼彼喜爱
小乘外道
受具戒不应暗时受
羯磨曼陀罗
功德断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怎样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命运的好坏是如何产生的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被贪欲的念头所系缚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四个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