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作正遍知海。正遍知,为佛十号之一,意谓佛真正遍知一切法,此“知”如海之深广无边不可测量,故以海比喻之。观无...(一)指众生居住之处。又作一世界。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中):“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参阅“三千...(名数)善财童子以福城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梵语 paca vidyā-sthānāni。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即:(一)声明(梵 ?abda-vidyā),语言、文典之...(杂名)又作蹇特,悉达太子之乘马名。...华严圆教以“十”说诸法之数量。“十”数表圆,以此现其圆满无尽。[华严探玄记卷三、演密钞卷五] p322...(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第一根本成身会,第二三昧会,第三微细会,第四大供养会,第八降三世会,第九降三世三...交点检阅。又作检点。谓禅林中茶头行者巡查寺门中之火盗,或化主等交点检阅关牒书信乃至茶汤粥饭等。又意谓心境之检...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纯利他】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八页云:此中菩萨于纯利他应知应断者:谓以邪见、修行施等;以无因见、及无果...(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①。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燕窝乃是东南沿海的一种叫金丝燕的鸟,用唾液伴海藻筑成的巢。当人把新婚之燕辛勤筑就在岩壁上的产房撬走后,它们便...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 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 戊...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有些饮食习惯若不改掉,长年累月也会毁了你一生。让我们来看...
公元前4世纪,有一个原本十分繁荣的国家,自从新的国王继承王位掌管大权后,励精图治不眠不休,可是国家却日渐衰弱...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开发了不到百分之十,还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还没开发。这几年,...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
大志(隋九江庐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大志。姓顾氏。会稽山阴人。发蒙出家。师事天台智者顗禅师。顗睹其形神洒落高放物表。因名为大志。禅诵为业。苦节自专。四方名所无远必造。而言气清穆仪相贞严。故见者眄睐知非凡器。开皇十年。来游庐岳住峰顶寺。不隶公名不豫僧伍。诵法华经。索然闲雅绝能清啭。使诸听者忘疲。后于花山甘露峰南建静观道场。头陀为业。孑尔一身不避虓虎闻有恶狩辄往投之。皆避而不噉。山粒本绝终日忘餐。或以饼果继命而已。外睹不堪其恼。而志安之容色如故。经于七载禅业无断。晚住此山福林寺。会大业屏除流徙隐逸。慨法陵迟一至于此。乃变服毁形。头擐孝服。粗布为衣。在佛堂中高声恸哭。三日三夕初不断绝。寺僧慰喻。志曰。余叹恶业乃如此耶。要尽此形骸伸明正教耳。遂往东都上表曰。愿陛下兴显三宝。当然一臂于嵩岳用报国恩。帝许之。敕设大斋。七众通集。志不食三日。登大棚上。烧铁赫然用烙其臂。并令焦黑。以刀截断肉裂骨现。又烙其骨令焦黑已。布裹蜡灌下火然之。光耀岩岫。于时大众见其行苦。皆痛心贯髓不安其足。而志虽加烧烙。词色不变言笑如初。时诵法句。或叹佛德。为众说法声声不绝。臂烧既尽。如先下棚。七日入定加坐而卒。时年四十有三。初志出家至终。结操松竹。冬夏一服无御缣纩。布艾粗素自此为常。形极鲜白唇如丹画。裙垂半胫足蹑蒲屦。言气爽朗调逸风云。人或不识。怪所从来者。便捋眉告曰。余九江庐山福林寺小道人大志耳。又善属文藻编词明切。撰愿誓文七十余纸。意在共诸众生为善知识也。僧为强御难奉信者。有见此誓无不掩泪。今庐山峰顶每至暮年。诸寺见僧宿集一夜。读其遗誓用晓道俗。合众皆酸结矣。
上篇:普安(隋京师郊南逸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下篇:释智知命(唐伪郑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
(界名)Apramāṇābha,又曰阿婆摩那,廅波摩那。色界第二禅中,第二天之名。译曰无量光。四阿含暮抄下曰:阿波罗...
正遍知海
一界
一百一十城
五明
犍德
十
外金刚二十天
点检
犍度
纯利他
三应供养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鱼翅燕窝背后的凶残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沉静的力量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