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即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十四忍,称为十四生成佛。十四忍,即:伏忍之下品为十住、中品为十行、上品...佛陀入灭后,大阿罗汉得宿命智,见自身过去堕三途,故起大悲心,常悲三途众生之苦而啼泣,故称泪堕尊者。[观经玄义...即大菩提,通于事理二法,乃唯佛能得之菩提。谓能断一切有为诸法之所知障,而悉知诸法之一切种智。[大智度论卷四]...(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行事钞·受戒缘集篇:“羯磨时,当一心听,莫余觉余思惟。应敬重法。当思惟心心相续忆念。应分别言,是第一羯磨,乃...【饶益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修持戒行,不染五欲,并令一切众生亦能持戒,称饶益行。...Qingjingdaolun 研究上座部佛教思想和教理的重要论书。觉音著。约成书于5世纪,被誉为三藏典籍和义疏的精要。据...(术语)方者方所,净方者即净土之称。归敬仪中曰:净方不一,随意乐而受去。...(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术语)贪爱之烦恼也。贪爱缚人谓之结。大集经三曰:诸见因缘增爱结。万善同归集中曰:爱结情根,其类一等。九结之...【金毗罗】 翻威如王。...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暂止息力于中若身心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今天再跟大家结一次法缘。因为身为法师吧,一直在所谓弘扬...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弟子以前从没有一天念...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就是说, 你的因地只...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在我初学佛的时候,大概是08年10月份左右的事,当...
道辩(东岳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辩。齐人。住泰山灵岩寺。居无常所。游行为任。经史洞达偏解数术。以大业年中来游襄部。年过七十。又与同邑僧神辩。相随杖策。登临眺望山水。多所表诣如曾闻见。行至禅居寺南岭望云。此寺达者所营。极尽山势。众侣繁盛清肃有余。如何后锐于前起阁。寺僧非唯寡少。更增喧诤。相接曾未经涉。恰如其言。于是盘游诸寺。备陈胜负。莫不幽通前识鉴彻精灵。又至诸墓亦陈休咎。有士俗忘姓名。去者请为图其坟茔。巡历岘原示其一所曰。此中安墓足食丰财。入地三尺获粟一升。又深一丈获石二片五彩交映。斯曰财缘。依言掘凿果获粟石。遂行卜葬。至今殷有。襄州有袁山松者。博览经诰。时号儒宗。闻辩学广故来寻造。以杨子太玄王弼易道。用相探瞋。辩曰。杨王道术未足研寻。可赐愚徒无闻智者。松勃然变色。笑辩抑扬。辩曰。公学未周。信其前述。可除我固。当为指归。便引太玄经云。又于玄象偏所留心。曾不寝卧夜便露视。审宿度之所次。察孛彗之光景。便告人云。吾昔于裕法师所。学观七曜。告余云。晋朝道安。妙于此术。人虽化往遗文在焉。其所注素女之经。最为要举。恨失其本。如何得之。时有一僧偶然获本。请为披决。辩得欣然。即为销摘。此僧茫味情犹梦海。遂以惠之。辩曰。安目弥天。诚非虚称。学统弥纶数术穷尽。此虽四纸文综无遗。要约包富灵台所尽。于时月临井宿。便云。事在西楚。可告道俗。宜营水备。不盈两夕汉江大涨。汛溢襄邑城隍将没。预见之明其类若此。所得财物并用市金。将事合丹拟延其寿。人告来盗不可行之。便云。盗假遁甲六丁。吾明此术。常以月朔加气。何得相欺。吾不畏也。以义宁年。与神辩南游岭表。不知所往。
上篇:慧耀(荆州内华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慧琳(益州建明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指为佛之教法所覆被之众生机类。全称所被机类。又作所被之缘、所被之机、所为。华严经疏卷三(大三五·五一七下):...
十四生
泪堕尊者
诸佛菩提
依正
羯磨秉结必遵四制
饶益行
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净方
央崛摩罗经
爱结
金毗罗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贫妇供豆的故事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往生既得不退转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