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为“耽嗜依”之对称。即指与善心相应之喜受、忧受、舍受三者;以此三者为出离三界、证得涅槃之所依,故称出离依。又...(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指第三禅定之妙乐。与禅定之乐受相应者,为四禅中之初禅、二禅、三禅,其中第三禅为离喜妙乐,即离初禅、二禅之喜乐...(植物)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婆柁梨,是西方一类小枣者也。...《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五相能表真实一切智者】 p0289 显扬二十卷十六页云:此中有五种相,能表真实一切智者。何等为五?一者、若有出现...亦名:月望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三,月望衣戒。制意者,凡为资身,随时受服。虽有故者,不堪...【智月】 梵名 Jnanacandra,音译若那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他是护法的弟子,为那烂...亦名:淫戒制意 子题:诸戒制戒通意、制戒通意、大淫戒制戒别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初制意,则有通别。(一、)...谓缘事与缘理二种求真道之心。(一)缘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1)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乃应身菩提之因,是为饶益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也会受到破坏,假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得忧...
问: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不听。我以前放生、印经等,所做功德一直也是为他回向的,可...
今天一天又过了,你们的功夫怎么样呢?有没有进步呢?话头多还是妄想多?念佛是谁?熟了没有?世间人的事情如麻一样...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的执著于财物、有的醉生梦死等等,可谓人生百态。在众生中能转...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比较深厚了。他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上面...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好,比如助念人员普遍较昏沉、心态不稳定,所以判断可能有无...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在这里,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
智通(隋河东栖岩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通。姓程氏。河东猗氏人也。生知信悫乐崇道慧。将习书计遂欲出家。父母异而许之。十岁已从剃落。敦肃恭孝执履谦冲。师长友朋接事无怠。修持戒行歌咏法言昼夜不辍。诵诸经中赞佛要偈三千余章。五十许年初无告倦。自木德不竞。立丧攸在。释门沦废法侣无归。方从俊律师延法师。服膺受业。不以艰危涅志。隋祖再兴奄还蒲阪。慈济所及。乃立孤老寺于城治。等心赈赡以时周给。授戒说法乘机间起。食椹怀音日有千计。仁寿创塔缔构栖岩。翻然脱屣就闲修业。亲事香花躬运扫洒。口恒称赞目常瞻睹。善由己积道为含生。财虽有属并充功德。以大业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以疾而卒于山寺。春秋六十有四。初未终前。数日不悆。维那鸣钟而杵自折。识者以为不越振矣。通闻之。命侍者称弥陀佛名。回心摄念愿生彼土。有入室门人顶盖者。夙夜祗奉。忽问盖曰。厨中作何食耶。盖曰。为何所须。曰有达官诸贵来耳。盖曰。昔闻生人道者见诸贵胜。师本修德所诣。岂在人耶。至晚乃开目正视。良久不眴。状有所睹。旁侍加香。寂然立敬。炊顷方止。乃弹指云。不可思议也。有问其故。云见宝幢华盖塔庙庄严。初夜又回首眄云。始见明珠。今何所在。又云。有何缘务大然灯烛。遂奄灯令暗。须臾复云。火明何为转盛。盖曰。室今暗昧。是师净相。不可怪也。乃合掌达旦。曰吾生净土矣。因而气静。山地动摇门窗振裂。群雉惊雊非恒所闻。寺僧道慧。未晓假寐。至是惊觉出倚廊下曰。禅师若终必生净土。何以知然。向于眠中见西岭上并是楼阁殿堂乘空而去。言毕方知通已终逝。又盖母王氏。久怀笃信。读诵众经。礼忏发心。以往生为务。贞观十一年二月。临将舍命弥加勤至。目见床前有赤莲华。大如五斛瓮许。又见青莲华满宅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时俱到。盖与侄薜大兴。供亲闻所述。而兴见有佛色形甚大并二菩萨。久而自隐。斯并近事。故传实录。沙门行友。蒲晋名僧。为之本传。因着论曰。夫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如身实相观佛亦然。因斯以谈。则三界与一识冥归。生死共涅槃同体。又何容净秽彼此于其间哉。然则凡夫学人。妄情未尽。不能齐彼我均苦乐遗欣厌亡是非。故须回向愿求标心所诣然后往生耳。其实则不然。譬犹明镜现形空谷应声。影响之来岂云远乎。而惑者以暗识生疑。谓净土越度三有超过九定。绝域寥廓经途敻远。自非三乘极位及十地圣人积行累功。安能生彼。何其谬欤。观斯上人。虽禀性温柔为人清洁。其所修习。则福德偏长。定慧之功盖不足纪。直以一生之散善临命之虚心。遂能目睹光明亲见幢相。动摇坤像梦感旁人。是知九品之业有征。十念之功无爽。凡我同志可不勖哉。若夫寻近大乘。修行正观。察微尘之本际。信一念之初源。便可荆蕀播无常之音。枭镜说甚深之法。十方净国未必过此。如其眷恋妻孥盘桓弊执营生未厌逐物已疲。推有龄于仓卒之间。毕一世于遑忙之际。内无所措外无所恃。则长劫冥没。亦奚能自返悲夫。
上篇:慧欢(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下篇:本济(隋西京慈门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极七返有补特伽罗】 p1199 瑜伽二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名为极七返有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永断萨迦耶见、戒...
四种不可思议
出离依
念佛往生愿
深禅定乐
颰柁梨
佛本行集经
五相能表真实一切智者
月望衣过限戒制意
智月
大淫戒制意
二种菩提心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化愤怒为动力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此生就是来了生死的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