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二摄之一。为“自摄”之对称。摄,即摄持之意。谓由佛菩萨等之他力摄持,成就行法,得证果。与他力同义,然他力乃就...即梵网经卷下所载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于大乘戒中,相对于地持、瑜伽之分为“三聚戒”,梵网戒系不分在家、出家...(术语)谈话商议也。唐华严经五十三曰:知诸语言,知诸谈议。...菩提流志原名达摩流支(意译法希),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姓迦叶。十二岁从外道出家,熟悉数论学说,并通晓声明、术...【五相遍知所犯】 p0280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云何罪遍知?谓依毗柰耶勤学苾刍,由五种相,遍知所犯。一者、遍知犯罪...亦名:自然界中道行界分齐、道行界分齐 子题:拘卢舍界、六百步为拘卢舍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道行界者。萨婆多云...【无表业】 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佛言,有四种断事人。若寡闻无惭,若多闻无惭者,在僧中言说断事,僧应种种苦切诃责,令无...即次第三观与一心三观。前者亦称别相三观,乃别教之观法;后者亦称不次第三观,为圆教之观法。[摩诃止观卷三、卷五...(经名)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时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时候,这三个是一体的,一句佛号信愿具足...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注意结果,这个错了!因为结果是不能改变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鲜花,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有一头水牛王,每日里带着众多的牛...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地藏...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身体当成我。 这个身体不是我。在我们历史上,我们说,达摩祖...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的事相角度来讲:一个人经济很好,也很肯布施,就说这个人很有...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只要烦恼尚未断尽,仍然无法出离生死。现在的人暂且不说,就...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
智琚(唐常州建安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琚。新安寿昌人。俗姓李氏。原其世系出自高阳未胄。任为理官。仍以为姓。时代音变。遂以理为李。因而氏焉。其本冀州赵郡典午。东迁徙居江左。父袆仕梁员外散骑侍郎。琚年十九。便自出尘听坦师释论。未淹灰管频闻精义。坦即隋齐王暕之门师也。次听雅公般若论。又听誉公三论。此三法匠名价尤重。琚欲洁操秉心。偏穷法性。诸高座主多无兼术。古人有言。学无常师。斯言有旨。广寻远讨曲尽幽求。年二十七即就敷讲。无碍辩才众所知识。说经待问亟动恒伦。及坦将逝。以五部大经一时付属。既蒙遗累即而演之。声价载隆。玄素攸仰。然其口不言人。眼无受色。牢醍弗尝荤辛无犯。入室弟子明衍。受业由来便事之为和上。亡前谓曰。吾以华严大品涅槃释论。此之文言吾常吐纳。今以四部义疏付属于汝。乃三握手。忽然而终。[歹*(〦/(坐-土+十))]于常州之建安寺。即武德二年六月十日也。窆于毗坛之南寺之旧垗。衍姓丘氏。晋陵名族。容止可观精采卓异。敬崇芳绩树此高碑于寺之门前。陈西阳王记室谯国曹宪为文。
上篇:慧觉(唐并州武德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道庆(唐常州弘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无义苦行】 p1059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五页云:何故世尊作如是说:修余苦行,无义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
五趣
他摄
梵网戒
谈议
菩提流志(?—727)
五相遍知所犯
摄僧自然界中道行界分齐
无表业
四种断事人
二种三观
兜调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水牛忍辱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这个身体不是「我」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