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色想】 p0564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色想亦三。一、有光影相,二、据方处相,三、积集住相。如是三相,随其...(书名)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戒经,或称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八。谓观行者知自己之位次也。...释尊之别号。释尊出现于此娑婆世界,而娑婆之梵语为 sahā,乃“忍”之义;释迦以能忍之故,出现于五浊恶世,行度众...(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凡十卷。又作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明代僧密云圆悟(1566~1642)着,侍者真启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悟之法嗣...(一)南朝刘宋僧。生卒年不详。琅玡人,俗姓王。博通诸经,尤善涅槃、法华二经,复精通老庄及易学。住于京师新安寺。...(譬喻)佛光被于一切,譬之垂天之云。赞阿弥陀佛偈曰:光云无碍。...(物名)梵名君杜噜Kundurnka,如桃之胶,有香气者。西域记十一曰:薰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演密钞六曰:薰陆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心经中的名句,尽人皆知,但误解者多。此须自四大、极微说起。四大又称四大种,一者地...指十善戒。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载,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法,譬如大海总摄众流;如十善戒为一切戒法之根本,称为总相戒...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是《涅槃》义。如佛告父王:汝今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孩子说服父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我建议想学佛但是父母又...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地方太丑太臭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公园,出来以后却感叹道...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压力,各种攀比、各种来自婚姻家庭中的竞争的压力,容易使...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朱荣鑫事,若非虚说,决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主支配的空间更多,应当在净业上比忙碌的青壮年更行功进步,感...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
僧妙(周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妙。一名道妙。本住冀州。后居河东蒱阪禁行精苦。聪慧夙成。遍览群籍尤通讲论。而禀性谦退。喜愠不干其抱。故每讲下座。必合掌忏悔云。佛意难知。岂凡夫所测。今所说者传受先师。未敢专辄。乞大众于斯法义若是若非布施欢喜。时以解冠前彦行隆端达。睹其虚己皆服其德义众益从之。后住蒲乡常念寺。即仁寿寺也。聚徒集业以弘法树功。击响周齐甚高名望。周太祖特加尊敬。大统年时西域献佛舍利。太祖以妙弘赞着续。遂送令供养。因奉以顶戴晓夜旋仰。经于一年。忽于中宵放光满室。螺旋出窗渐延于外须臾光照四远。腾扇其焰照属天地。当有见者谓寺家失火。竞来救之。及睹神光乃从金瓶而出。皆叹未曾有也。妙仰瞻灵相涕泗交横。乃烧香跪而启曰。法界众生已睹圣迹。伏愿韬秘灵景反寂归空。于是光还螺旋卷入瓶内。尔夜州治士女。烧香赞叹之声。闻于数十里。寺有一僧睡居房内。众共唤之惛惛不觉。竟不见光相。未几便遇厉疾。咸言宿业所致。遂有感见之差。自妙之云亡光不复现。其本佛骨今仍在焉。昔齐武平末。邺古城中白马寺。此是石赵时浮图澄所造。本为木塔年增朽坏。敕遣修之。掘得舍利三粒。一赤一白一青。宝瓶盛之。京邑贵贱共看。心至者飒然上涌。不信戏慢之俦倾亦不出。时俗回邪者众。齐王舅广武王胡长邕。曾染佛宗。敕令还俗。虽居贵望不舍具戒。置舍利于水钵。请乞行道。即见三枚相逐上水。旋器右行。七遍既满一时沉下。邕与子弟更加深信。而妙讲解涅槃以为恒业。叙略纲致。久学者深会其源。分剖文句。皆临机约截遍遍皆异。所以学侣罕成。而为英杰者所美。化行河表重敬莫高。延及之乡。酒肉皆绝。现生葱韭以土掩覆。并非由教令。而下民自徙其恶矣。有学士昙延。承着宗本更广其致。具见别传。
上篇:道慎(齐邺下定国寺)[《续高僧传》卷八] | 下篇:慧善(周长安崇华寺)[《续高僧传》卷八] |
梵语 abhidharma,巴利语 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毗昙、阿鼻达磨、毗昙。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
色想
四分僧戒本
知次位
能忍
七觉分
辟妄救略说
昙度
光云
薰陆香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总相戒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企业的保富之道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