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术语)梵语菩萨摩诃萨,译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位于河南邓县西北之白崖山中。原为唐代一行、虎茵二师所草创。后一行示寂于长安,肃宗亲往送葬,山中突然飘香,经月...【盖】 p1280 瑜伽八卷六页云:覆真实义,故名为盖。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于所知事,能障智故;说名为盖...据北本涅槃经卷四十载,佛对文殊师利说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十二分教),故称阿难为多闻藏。八法即:(一)信...邪是指左道,就是不明佛法的人;魔是指魔道,就是妨害佛法的人。凡是不明佛法,妨害佛法,以及向心外求法的人,都称...(名数)一曰齐领。二曰探领。齐领者,齐于自己之分而领解所受之化益也。探领者不限于自己之分,探佛之意,广通一切...(杂语)西天之历法分昼夜有种种。依佛法则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大日经疏...梵语 styāna,巴利语 thīna。又作昏沉、惛、昏。指使身心沉迷、昏昧、沈郁、钝感、顽迷,而丧失进取、积极活动之...禅林用语。又作啰斋、逻斋。即巡游四方行乞,接受施主斋食之供养。为托钵、行乞、乞食之异称。罗同逻,巡逻之义,即...【犹豫不成】 p1189 因明入正理论云: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如疏六卷五页释。...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真跟妄的...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搞屠宰,扩展了很多,不搞养殖业,不搞渔猎,打渔啊打猎啊,...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到利益,身体力行,早断烦恼,速成佛道。 《增一阿含经》云:...
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已经产生很大的反转。就好像经典上说的,有人受持三皈依,弥勒...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京师胜光寺中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本剎利王种。姓剎利帝。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博通戒网心乐禅思。又随胜德修习定业。因修不舍经十二年末复南游摩伽陀国那烂陀寺。值戒贤论师盛弘十七地论。因复听采。以此论中兼明小教。又诵一洛叉偈小乘诸论。波颇识度通敏器宇冲邃。博通内外研精大小。传灯教授同侣所推。承化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等。学功树绩深达义纲。今见领徒本国匡化。为彼王臣之所钦重。但以出家释子不滞一方。六月一移任缘靡定。承北狄贪勇未识义方。法藉人弘敢欲传化。乃与道俗十人展转北行。达西面可汗叶护衙所。以法训勖曾未浃旬。特为戎主深所信伏。日给二十人料。旦夕祇奉。同侣道俗咸被珍遇。生福增敬日倍于前。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蕃。因与相见。承此风化将事东归。而叶护君臣留恋不许。王即奏闻。下敕征入。乃与高平同来谒帝。以其年十二月达京。敕住兴善。释门英达莫不修造。自古教传词旨。有所未踰者。皆委其宗绪。括其同异。内计外执指掌释然。征问相雠披解无滞。乃上简闻。蒙引内见。躬传法理无爽对扬。赐彩四十段。并宫禁新纳一领。所将五僧加料供给。重频慰问劳接殊伦。至三年三月。上以诸有非乐。物我皆空。眷言真要无过释典。流通之极岂尚翻传。下诏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创开传译。沙门慧乘等证义。沙门玄谟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琳等缀文。又敕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勘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百司供送四事丰华。初译宝星经。后移胜光。又译般若灯大庄严论。合三部三十五卷。至六年冬。勘阅既周。缮写云毕。所司详读乃上闻奏。下敕各写十部散流海内。仍赐颇物百段。余承译僧有差束帛。又敕太子庶子李百药制序。具如论首。波颇意在传法。情望若弦。而当世盛德自私诸己。有人云。颇侥幸时誉取驰于后。故聚名达废讲经论。斯未是弘通者时。有沙门灵佳。卓荦拔群妙通机会。对监护使具述事理云。颇远投东夏情乖名利。欲使道流千载声振上古。昔符姚两代。翻经学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译人不过二十。意在明德同证。信非徒说。后代昭奉无疑于今耳。识者佥议攸同。后遂不行。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下敕迎颇入内。一百余日。亲问承对不亏帝旨。疾既渐降辞出本寺。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颇誓传法化不惮艰危。远度葱河来归震旦。经途所亘四万有余。躬赍梵本望并翻尽。不言英彦有坠纶言。本志颓然雅怀莫诉。因而构疾自知不救。分散衣资造诸净业。端坐观佛遗表施身。下敕特听。寻尔而卒于胜光寺。春秋六十有九。东宫下令给二十人。舆尸坐送至于山所。阇维既了。沙门玄谟收拾余骸。为之起塔于胜光寺。在乘师塔东。即贞观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识同嗟法轮辍轸。四年之译三帙献功。掩抑慧灯望照惑累。用兹弘道未敢有闻。既而人丧法崩归[保/言]斯及。伊我东鄙匪咎西贤。悲夫。
上篇:释彦琮(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续高僧传》卷二] | 下篇:慧赜(唐京师清禅寺)[《续高僧传》卷三] |
西晋译经家。安息国人。生卒年不详。博通诸经,幽鉴无滞,自武帝太康二年(281)至惠帝光熙元年(306),于洛阳译出...
圆照
大道心
香严寺
盖
阿难具八法
邪魔外道
二种领解
时分
惛沈
罗斋
犹豫不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择正业而活命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