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去修行,果是由于修行而获证道果。...(术语)法苑珠林曰:后梁南襄阳景空寺释法总,至襄阳伞盖山白马泉,筑室方丈,以为栖心之宅。晋安王承风来问,将至...禅林中,师家接化弟子时,为适应其根机所运用自在、善巧之方法。与“时放时捉”同义。碧岩录第九十九则(大四八·二...又叫做胜义根,乃五根的实体,依之则有发识取境的作用,为四大种所成,今所谓之神经,仿佛似之。...亦名:大界 子题: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避难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大界者,谓僧所常行法食二同(人法...(人名)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鸠蠡。罗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凡四十卷。唐代荆溪湛然(711~782)撰。又称止观辅行传弘决、止观辅行弘决、止观辅行、辅行、弘决。收于大正藏第四...(书名)略名杂心论。尊者法救,以阿毗昙心论过于简略更增加而成此书。宋僧伽跋摩等译,十一卷。...(术语)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为华严宗之僧职。乃重复论述讲师之言说而使义理更明之僧。 p5914...【相缚】 p0834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痛苦的果报,也出现过很多安乐的果报,这些痛苦的果报...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你一个人在构想出来的。色欲也是。 拿我自己做例子吧。我特别...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应该如同儒家所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修行人而成为解脱者...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广众。此禅堂之设最初之始也。 至百丈大师。立律条以约多人。...
昙宗(宋灵味寺)[《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宗。姓虢。秣陵人。出家止灵味寺。少而好学博通众典。唱说之功独步当世。辩口适时应变无尽。尝为孝武唱导行菩萨五法礼竟。帝乃笑谓宗曰。朕有何罪而为忏悔。宗曰。昔虞舜至圣犹云予违尔弼。汤武亦云万姓有罪在予一人。圣王引咎。盖以轨世。陛下德迈往代。齐圣虞殷。履道思冲。宁得独异。帝大悦。后殷淑仪薨。三七设会悉请宗。宗始叹世道浮伪恩爱必离。嗟殷氏淑德荣幸未畅。而灭实当年收芳今日。发言凄至。帝泫怆良久。赏异弥深。后终于所住。着京师塔寺记二卷。时灵味寺复有释僧意者。亦善唱说。制睒经新声。哀亮有序。
上篇:慧璩(宋瓦官寺)[《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昙光(宋中寺)[《高僧传》卷十三] |
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
教理行果
水火定
一放一收
净色根
摄僧大界
薄拘罗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杂阿毗昙心论
一念
复师
相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解脱者的风骨

造善业时要培养坚定的信仰跟愿力

印光大师论孝道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