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自迷中解放(解脱)而进入永远之平安(涅槃),然并非特由一个救主救济,而系凭一己之修行自救。惟...指迦毗罗卫城。乃佛之出生地。(参阅“迦毗罗卫”3963) p1548...(一)即宗与体。宗,即显示经论等道理之宗旨;体,指以经论等为主体之教。二者合称为宗体。一般注释家在解释经、律、...苦行常曰难行苦行,谓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又谓艰难之行法也。专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本属外道,但佛教行者,于...梵语 svabhāva 或 bhāva,巴利语 sabhāva 或 bhāva。(一)实体或体性之意。乃法之本质,亦即法存立之根本条件。...(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世应供】 p0509 法蕴足论二卷十七页云:世应供者: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广义而言,为自然冲动之欲望;狭义而言,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之一种选择,而欲获实现者。佛教中相当于意...(术语)断尽一切烦恼而住于阿罗汉之位者。法华经序品曰: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同方便品曰: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梵语 sadasajskrta。法相宗对无为法之分类。无为,谓无因缘造作,又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之异名。大乘唯...(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没有科学道理。酒,首先伤害的是人体的肝脏,体内摄入大量的酒...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大安法师答: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与科...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对禅、对我们的本性、对我们的烦恼,都有助益,我们的烦恼重,...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是《涅槃》义。如佛告父王:汝今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不由心起,心可以带来社会的和乐;也可以造成社会的戾气。人与...《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
僧亮(宋京师)[《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亮。未知何人。少以戒行著名。欲造丈六金像。用铜不少。非细乞能办。闻湘州界铜溪伍子胥庙多有铜器。而庙甚威严无人敢近。亮闻而造焉。告刺史张邵借健人百头大船十艘。邵曰。庙既灵验犯者必毙。且有蛮人守护。讵可得耶。亮曰。若果福德与檀越共。如其有咎躬自当之。邵即给人船。三日三夜行至庙所。亮与手力一时俱进。未至庙屋二十许步。有两铜镬容百余斛。中有巨蛇长十余丈出遮行路。亮乃正仪执锡。咒愿数十言。蛇忽然而隐。俄见一人秉竹笏而出。云闻法师道业非凡营福事重。今特相随喜。于是令人辇取。庙铜既多十不取一。而舫已满。唯神床头有一唾壶。中有一蝘蜓长二尺许。乍出乍入。议者咸云。神最爱此物。亮遂不取。于是而去。遇风水甚利。比群蛮相报追逐不复能及。还都铸像既成。唯焰光未备。宋文帝为造金薄圆光安置彭城寺。至宋太始中。明帝移像湘宫寺。今犹在焉。
上篇:僧洪(宋豫州)[《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法意(宋京师延贤寺)[《高僧传》卷十三] |
(术语)善业曰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曰白报。...
救济
仙城
宗体
苦行
体
梵行
世应供
意志
漏尽阿罗汉
六无为
棒喝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穿肠毒药---酒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