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寻思之所钻摇】 p1179 瑜伽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寻思之所钻摇?谓如有一、于先所得先所受用诸欲境界,不正作意;...子题:龂 戒本疏·百众学法:“祇中,可笑事逼,不得出龂诃诃而笑。当忍之,起无常死想。又不可忍,以衣遮口,身不...【轻安】 p1290 显扬一卷五页云:轻安者:谓远离粗重、身心调畅、为体。断粗重障为业。如前乃至能增长轻安为业。如...梵语 tripitakācārya。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又作三藏圣师、三藏比丘。略称三藏。印度早已采用此名称,如...【四种淫相应贪】 p0451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1179)宋代僧。洛阳人。字蒙堂。少投东京奉先院出家。宣和(1119~1125)初年赐牒,于庆基殿落发,受具足戒后...(杂语)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自利利他处】 p0600 瑜伽三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自利利他处?谓自利利他,略有十种。一、纯自利利他,二、共...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杂名)总指僧俗之五众曰时众。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匮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有及资生具恒起追求无有厌足,常为贫乏众苦所恼故,故名匮,以贪瞋癡能...(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乐。年复一年,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知...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从前面学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可以知道,没有出离心...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能够拔...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从《楞严经》称性起修的角度,我们的...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一天,有人失足掉进了河里,惊恐地大声呼喊,九色鹿听见了,不...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
帛僧光(晋剡隐岳山)[《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帛僧光。或云昙光。未详何许人。少习禅业。晋永和初游于江东投剡之石城山。山民咸云。此中旧有猛兽之灾及山神纵暴人踪久绝。光了无惧色。雇人开剪。负杖而前。行入数里。忽大风雨群虎号鸣。光于山南见一石室。仍止其中安禅合掌以为栖神之处。至明旦雨息。乃入村乞食。夕复还中经三日乃梦见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身。竞来怖光。光一皆不恐。经三日又梦见山神。自言。移往章安县寒石山住。推室以相奉。尔后薪采通流道俗宗事。乐禅来学者起茅茨于室侧。渐成寺舍。因名隐岳。光每入定辄七日不起。处山五十三载。春秋一百一十岁。晋太元之末。以衣蒙头安坐而卒。众僧咸谓依常入定。过七日后怪其不起。乃共看之颜色如常。唯鼻中无气。神迁虽久而形骸不朽。至宋孝建二年。郭鸿任剡入山礼拜。试以如意拨胸。飒然风起衣服销散。唯白骨在焉。鸿大愧惧收之于室。以砖叠其外而泥之。画其形像于今尚存。
上篇:僧显(晋江左)[《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昙猷(晋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寻思之所钻摇
戏笑白衣舍坐戒
轻安
三藏法师
四种淫相应贪
中仁
那提
自利利他处
末罗王经
时众
匮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中阴身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