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十大论师】 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唯识三十颂》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原来印...(术语)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刚部之诸众,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无所缘法】 p1063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无所缘法云何?谓色,无为,心不相应行。...(真言)大日经疏九曰:南摩三漫多勃陀喃云云。...(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是说与体相对的用。凡是性体所表现出来的,都叫做用。就其能力上说,叫做力用;就其功业上说,叫做功用;就其活动上...(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祇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凡七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又称四明教行录、教行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仿灌顶之国清百录、遵式之金...指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梵语 sajskrta-?ūnyatā。为十八空之一。盖一切有为诸法,皆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故称有为空。北本大般涅槃经...禅林用语。指善于活用禅机之人。一个客人同时须要两位主人接待,就主人立场而言,表示该客人颇令人疲于应付。从容录...(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核心精神就是孝,孝名...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人家说我的坏话,为保护自己而到处去澄清、辩解,甚而反过来毁谤别人,以图稳住自己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须知:俗...
受八分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应该还是要先受三皈依。 或者能够受八关斋戒,受一年时间,或者受三个月,就是正...
记得在佛的公案里边,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灯师,每天打扫,打扫之后有个要饭的来了,他给他吃点东西,叫他去把垃圾倒...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唯...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一次请观音菩萨回家供养,我还怕他把菩萨给扔了。结果还好,没...
慧持(晋蜀龙渊寺)[《高僧传》卷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革屣纳衣半胫。庐山徒属莫匪英秀。往反三千皆以持为称首。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晋卫军琅琊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少时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琊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罗什在关遥相钦敬。致书通好。结为善友。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行达荆州。刺史殷仲堪礼遇欣重。时桓玄亦在彼。玄虽涉学功疏而一往神出。见持有邻几独绝尤叹。是今古无比大欲结欢。持既疑其为人。遂弃而不纳。殷桓二人苦欲留之。持益无停意。临去与玄书曰。本欲栖病峨嵋之屾观化流沙之表。不能负其发足之怀。便束装首路。玄得书惆怅。知其不可止。遂乃到蜀。止龙渊精舍。大弘佛法。井络四方慕德成侣。刺史毛璩雅相崇挹。时有沙门慧岩僧恭。先在岷蜀人情倾盖。及持至止皆望风推服。有升持堂者皆号登龙门。恭公幼有才思为蜀郡僧正。岩公内外多解素为毛璩所重。后蜀人谯纵因锋镝之机攻杀毛璩。割据蜀土自号成都王。乃集僧设会逼请岩公。岩不得已而赴。璩既宿昔檀越一旦伤破。睹事增悲痛形颜色。遂为谯纵所忌。因而被害。举邑纷扰白黑危惧。持避难憩陴县中寺。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还过入寺人马浴血。众僧大怖一时惊走。持在房前盥洗神色无忤。道福直至持边。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悔流汗。出寺门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后境内清怗还止龙渊寺。讲说斋忏老而愈笃。以晋义熙八年卒于寺中。春秋七十有六。临终遗命务勖律仪。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行住坐卧宜其谨哉。以东间经籍付弟子道泓在西间法典嘱弟子昙兰。泓业行清敏。兰神悟天发。并系轨师踪焉。
上篇:慧远(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下篇:慧永(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一)即自己动手杀害任何有情之生命。佛陀一本“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而制定杀戒,严禁伤害任何有情众生,若犯...
十大论师
执金刚
无所缘法
阏伽真言
五不正食
用
识食
四明尊者教行录
十八有学
有为空
一客烦两主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人家说我的坏话要怎么办
受持八关斋戒时间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扫除尘垢感得相貌庄严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