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即指文字。盖文字乃以形为体,故称之。楞伽经卷二(大一六·四九四中):“形身者,谓显示名句,是名形身。” p378...(修法)以四天王为本尊,乃攘灾厄请招福德之修法也。...(一)据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即:(一)引业与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如人趣中,所有人皆同属人趣之果报...(杂名)蜎飞者飞虫也。蠕动者蛆虫也。过度人道经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龙舒净土文二曰:蜎飞谓微细飞虫也,蠕...【自身世间差别】 p0601 瑜伽九卷十一页云:自身世间差别者:谓于十方无量世界中,有无量有情无量生差别;应知...(术语)在显教谓能知诸经之深义者曰知法,在密教谓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经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名数)成实论所立。...为观无量寿经二会之一。佛初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讲说本经一部,是为王宫会。后还至耆阇崛山,复为阿难等大众宣说,...(?~1145)金熙宗时代之禅僧。籍贯不详。师幼英敏,学不由师,竺汉之书过目成诵。初游讲肆,穷达性相之学,后入五...(佛名)佛名。妙庄严王,未来成佛,作娑罗树王佛。见法华经妙庄严王品。...子题:破羯磨僧通僧尼、破法轮僧局比丘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就人明破者, 羯磨 为言, 通僧及尼 ,俱有破义。 法...(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标,不断前进,看万物,穷千里。你看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是怀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用这颗心去寻找所谓可以依赖,并能给自己带来快...我们只要很诚恳,真正安下心念阿-弥-陀-佛,念清楚他就能够接受得到,我们把自己念的佛号听清楚,就象打电话,同时...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透过身体、情绪警告我们。引发压...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名为阿伽陀药,万病总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曾经在法国巴黎的一处车站,由于一位青年没有车票而闯关入站,经收票员发觉,在阻止过程中产生冲突。不料这一冲突,...
梦觉相违难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梦觉相违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七难。外人问曰:假如我们醒的时候,所见的色境都同梦境一样,也是不离于识,那从梦中醒觉的人,知道梦中境界全是虚假,是唯识的幻境;为什么我们现在醒的时候,不知道所见的山河大地是虚假的,是唯识所变的呢?论主答:正在梦中还没有醒觉的人,他也不能自知梦境是假,一定要到醒来以后,才能回想到梦境是假,唯识所变。正如我们现在所见的境界也是这样,在没有证到佛果的时候,不能自知是唯识所变。到了成佛之后,才能够知道未证佛果以前,如恒常的处在梦中,所以佛才说之为生死长夜,因此,不能了知色境是唯识所变。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
上篇:梦幻泡影 | 下篇:漏 |
又称阿弥陀护摩。为追荐及回向而行供养阿弥陀佛之修法。 p6418...
形身
四天王合行法
二业
蜎飞蠕动
自身世间差别
知法
八十四法
王宫会
海慧
娑罗树王
破僧就人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看远、看透、看淡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道证法师开示念佛的方法

不要逃避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