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名 ārāda-kālāma,巴利名 ālāra-kālāma。为释尊初出王宫时,最先问道之外道仙人,系印度毗舍离城人(一说...(本生)释迦如来昔为大国黎努王之辅相。名大坚固婆罗门。能治国。后修禅观,感梵天王之来现,由彼之劝而出家,修佛...【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p0376 瑜伽七十八卷七页云:谓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毕利义】 亦名毕落义,此云高显。佛于下降诞,则为高胜;名显天人,故曰高显。本行经云:是时摩耶夫人立地,...苦者,逼恼身心之谓。二苦乃内苦及外苦。(一)内苦,即四百四病之身苦与忧愁、嫉妒等心苦。(二)外苦,恶贼虎狼之害与...【增上心学差别分别】 p1317 显扬七卷五页云:增上心学差别分别者:若苾刍,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天名)辩才天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天女,密教以为胎藏界金刚部院之一众,显教谓为妙音菩萨。法华妙音菩萨品说之。大...【名言非依相立】 p0590 瑜伽七十三卷二页云:若谓诸相自性安立,卽称其量,假立名言;此假名言,依相而立;是...【法供养】 p0758 如供养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法供养云何?答:以素怛缆,或毗奈耶,或阿毗达...【无间业同分】 p1074 瑜伽九卷三页云:无间业同分者:谓如有一、于阿罗汉尼、及于母所,行秽染行。打最后有菩萨。...(杂语)心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华经普门品曰: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思是觉者...
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烨,字景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生于明熹宗...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前总结一下。 通过几天的念佛,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是照本宣科地念一段,刚才讲,很细的活,你得要了解这个病人的...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药物学颇有研究,不仅医术高明,还有...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木源居士 (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居士林林长) 相信佛力的感应。他...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是我们行为之法则。今期要讨论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萌...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万法皆是因缘,此起彼伏,相续不断。今天我们以法缘...
善恶业果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善恶业果位】指为善恶的异熟业所支配招感的果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的第八识,为此位摄,此位名毗播迦(Vipaka)识,义译为异熟。到了佛果位,此识纯净无漏,不是有漏业所支配招感的异熟果,就不名异熟识,而名阿陀那识了。
上篇:善恶无记三业 | 下篇:善业 |
(术语)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力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偈曰: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
阿罗逻迦蓝
大坚固婆罗门
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毕利义
二苦
增上心学差别分别
妙音乐天
名言非依相立
法供养
无间业同分
心念不空过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什么是佛

带着前世记忆的一品高官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如何做临终开导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推荐】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细胞变功德林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