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梵语 tinduka, tindu, tinduki, tindula,巴利语 tinduka, tinduka。又作镇杜迦、沾牟、斤提、斤茎。译为柿。柿树科...(仪式)禅林之语。先报库司而使造祭食后还其费用,名为回祭。见象器笺三十。【又】(杂语)收亡僧供养料于副司也。...(经名)具名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指无漏业。四业之一。无漏业之性不染污,故称非黑;亦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称非白。(参阅“四业”1782) p3712...谓置于诸经典之首“如是我闻”等语有五事。龙树于大智度论卷二中广述六事成就,即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譬喻)苦之缠绵于人譬如网。最胜王经六曰:汝能破裂一切众生贫穷苦网,令得富乐。...(术语)触于行住坐卧之缘,对于色声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动作。小止观曰: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术语)梵语菩萨摩诃萨,译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执著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故称解脱深坑。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三不可说菩萨品(大一三·八八上...(Nithi Dharma or Ethical Religion)印度圣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以古加拉特(Gujar...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到利益,身体力行,早断烦恼,速成佛道。 《增一阿含经》云:...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搞屠宰,扩展了很多,不搞养殖业,不搞渔猎,打渔啊打猎啊,...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如本法师答: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
能引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能引支】在十二有支中,能引支是无明和行二支,由于无明于诸谛理的迷闇无知,而由行的造作诸业,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引熏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的种子, 故名能引支。《成唯识论》卷八载:‘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上篇:施设 | 下篇:能生支 |
(术语)不还之圣者。有生般中般上流般三种。此三般又各有三种之别,谓之九种不还。( 九种不还 )。此中上流般之三种...
五欲
镇头迦树
回祭
宝箧印陀罗尼经
非黑非白业
五事成就
苦网
历缘对境
大道心
解脱深坑
伦理宗教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择正业而活命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