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四地断障证真】 谓菩萨具修三十七品道法,发起慧焰,即断微细烦恼现行(无明微细之惑现起)障,证无摄受真如,证...生住异灭之四相,有二种之分别:一者期四相,二者刹那生灭。 一者、一期四相 一期四相者,一期间之四相,亦名...翻译名义集卷二列举出五位博通论藏,又擅长论议之论师,合称为五论师。即:(一)阿湿缚窭沙论师,即马鸣论师。相传马...亦名:遮事诸部杂相、轻遮诸部杂相 子题:哑、躄、尻、鞭瘢、印瘢、侏儒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五分)五分,...(术语)五浊十恶炽盛之时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出浊恶世。同普贤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术语)身为有情之依处。又为眼耳等之依处,故云依身。名义集六曰: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是积集义...【善法欲由四种力生】 p1148 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由四种力,生善法欲。一、由缘力。二、由因力。三、由智力。四...(菩萨)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天女,从观音额上生之忿怒身也。...亦名:杖络囊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跋难陀络囊中盛钵贯杖头肩上担。居士谓是官人,皆下道避。比...weishiershilun 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亦称《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看书的时候睡觉,另一个是睡觉的时候还看书。请...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有经典上讲:心外...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庭事业朋友事事顺?问题2.佛弟子要说爱语,那么疑惑来了,爱语...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无能度的人,也无所度的众生,即《金刚经》上所说无我相,无人...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业上,等空余的时间我再去修行,这样算是福慧双修吗? 慧广法师...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乐来自工作。如果能环游四海就好了!我愿容忍今日之辛苦以换取...
决择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决择】利用智慧灭除对事物的疑惑,以分别其道理。换言之,也就是决断简择,即以无漏圣智决断诸疑,分别简择四谛之相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列举谛决择、法决择、得决择、论义决择等四种;《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以下则列举界事决择、谛事决择、依止决择、诸静虑决择、觉分决择、补特伽罗决择、果事决择、功德决择、依止大乘决择等。后世转用其义,凡简别宗义等的正邪或断定疑问,称为宗意决择等。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二。
上篇:决定业 | 下篇:忍 |
梵语 catasrah pratipadāh,巴利语 catasso patipadā。通达四谛之理而趣向涅槃之无漏圣道,以“所依之地”与“根...
方外
四地断障证真
四相之二种
五论师
受具戒三遮外余遮事诸部杂相
浊恶世
依身
善法欲由四种力生
毗俱胝观音
担杖络囊戒缘起
唯识二十论(Vijnaptimatratasiddhi-vimsa-kakarika-sastra)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观心的下手功夫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