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十二头陀行之一,十六资具之一。谓于无人处即坐,不必只寻冢边、树下或露地而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载,随...又作法水。比喻佛教正法之传承相续有如川河之流。后来演而意味师资相承之法门、流派等系统。杂阿含经卷二十五载有阿...(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戒、七优婆夷戒、八近住...【善说法律及恶说法律】 p1149 瑜伽八十七卷十二页云:由二因缘,善说法律,名为发起大果大利。恶说法律,卽为唐捐...巴利名 Andhakā。部派佛教之名称。此派根据地为南印度案达罗(梵 Andhra,巴 Andha,又作案陀罗)地方。据佛音(梵...子题:五邪命、四邪命、方邪、仰邪、下邪、四维口食、身邪、口邪、下口食、仰口食、方口食、口食 行事钞·僧网大纲...【计前际计后际】 p0867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谓依过去及现在世,起分别故;名计前际。依未来世,起分别故;名...指不须经历各种修行层次,而直接证入佛位。与“立地成佛”同义。永嘉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争似无为实相门...(术语)印相者,标示法界之性德,而非伪者,故云契。契者契约。不改之义也。即身成佛义曰:手作印契,口诵真言,心...【根色】 p0921 显扬五卷八页云:根色、谓五种色根。...又作祖影、祖师像。即绘画或雕刻的祖师之肖像。此类绘像或雕像,我国古来甚盛行。据佛祖统纪卷五十三之载,唐中宗尝...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
很多在问,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答案是:能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能十方佛清净庄严国土。 下面是念诵楞严咒...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 这个十二因缘...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会变得浮躁、庸俗,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一些地方一些人...
同类因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同类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指过去及现在一切有为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而引致等流果者。如以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又起善业;以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如是以各自同类之法为同类法之因。见《俱舍论光记》卷六。
上篇:同境依 | 下篇:同体大悲 |
梵语 vajra-sūtra。密教中,灌顶时授与受者之丝线,或修法坛(曼荼罗)上金刚橛(坛上四隅所立之柱)间的张索,称...
随坐
法流
八种别解脱戒
善说法律及恶说法律
案达罗派
邪命
计前际计后际
一超直入如来地
印契
根色
祖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食存五观

读诵楞严咒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