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宋慧简译。舍卫城僧伽罗摩长者之子,往昔屡出家,今第七次于释迦佛之所出家学道。佛为授止观之法。彼...为浴身所设之池塘。于印度,除浴室之外,有承受雨水作池,或盛清流洗浴。印度为热带,故随处设之,以供澡浴之用。[...云何无对?几是无对?为何义故观无对耶?谓有对相违是无对义,一切皆是无对,或随所应,为舍执着,遍行我故,观察无...(术语)新作社得迦。十二部经之一。译曰本生经。佛说自身之过去经历事。...位于浙江绍兴、嵊县间之石城山。此山重岩叠嶂,林木葱郁,有石兀立若墙,赓连数百丈。寺为东晋永和(345~356)初年...因明用语。总,全部之意。指因明三支作法中,宗(命题)之全体。于因明大疏中又作宗体。乃“别宗”之对称。(参阅“...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三千云:一、于闲处,二、于户前,三、讲堂前,四、于塔下,五、于阁下;五处经行也。”(事...(一)为我国各朝代帝王对学德兼备而可为一国师表之高僧所加之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据出三藏记集卷...梵名 Gunamati。音译窭拏末底、瞿那末底、求那摩帝。南印度人。生于西元五世纪后半至六世纪前半。乃安慧之师,唯识...(名数)又云四宗。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毗昙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菩萨善戒经云修忍五相: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上重感冒。天寒地动,债主上门...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也是他的法名。他是江西省彭泽县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 是...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萨随佛在一起。此时,娑竭罗龙王离座而起,来到佛面前,顶礼佛...
加行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加行位】指加功力进修之位。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修唯识行的菩萨,在资粮位十回向终,将入见道,而为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此加行位,迹近见道,故称‘顺抉择分’,即随顺真如境界,生起抉择的智慧。原来在资粮位时,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以伏断分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此位菩萨,虽较资粮位行者观智殊胜,但因尚未起无漏智,在唯识三性观中,难免错观所变的相分为圆成实性。因此不能住于无相真如的唯识实性中。此即《唯识三十颂》所称:‘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又谓:‘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在资粮位中,由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于唯识实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观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现于前,但此时还有一点障碍,就是现前立有少物,谓此少物即是唯识实性。然唯识实性,非空非有,虽得而无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犹未能实住于唯识也。见《成唯识论》卷九。
上篇:加行 | 下篇:加行道 |
位于韩国江原道高城郡金刚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始于新罗法兴王七年(520),阿度和尚所建,时称圆觉寺。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