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四十作意】 p0437 瑜伽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四十作意?谓缘法作意,缘义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杂语)陀罗尼经三(般若心经轨)曰:其坛所用饮食饼果,日别替换,更作新者。供养残食,咒师及病人,皆不得吃。吃...有总别二名。(一)就其总名而言,又作重三三昧、三重等持。三昧、等持,均为定之异名。重空三昧为“空、无相、无愿”...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禅林用语。又作转凡入圣。与“转迷开悟”同义。谓转凡夫迷妄之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之境界。(参阅“转迷开悟”6622)...又作本愿一乘、弘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本愿为一佛乘之法义,而以其他一切法门皆为方便权假,称为誓...(术语)物音哀而有雅致也。观经曰:百宝色鸟,和鸣哀雅。...比丘应具三衣,即袈裟也。袈裟者,以布切细长条横缝合成,由其所切之条数而分种种。 一、安陀会衣 为五条之袈...(术语)推末末之功,令归于根本之德也。...二因之一。缘,缘助之义。指一切功德善根能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大明三藏法数...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小事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现男众的身相,有些人现女众的身相。这些男女的身...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者、怜念妻子,(事事体谅体贴妻子) 二者、不轻慢,(尊重妻子,...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小虫。不打农药,影响收成,打了又犯杀戒。请开示如何处理。 大...《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还说到另外的方便法门,就是临终...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局促的居住条件让他感到活不下去...
太虚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太虚】近代佛教领袖,佛教思想家。俗家姓吕,名淦森,浙江崇德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生,十六岁于苏州小九华寺出家,同年于宁波天童寺依寄禅和尚受具戒。二十一岁曾就读于杨仁山创办的祇洹精舍。宣统三年,任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因与革命党人交往不容于清廷,离粤返沪。民国初年在普陀山闭关三年。民国七年与章太炎、陈元白在上海组织觉社,出版‘觉社丛刊’(后改名海潮音,发行迄今。)十一年在武昌创办‘武昌佛学院’,与欧阳竟无在南京创办的‘支那内学院’,为当时的两大佛学中心,以后数年间,两学院间以对唯识学所见不同,屡有法义之诤。如两院间对于《因明作法》之诤,《起信论》真伪之诤,《唯识抉择谈》与《佛法总抉择谈》之诤等,太虚大师与欧阳竟无都是笔战中的主角,法海波澜,至为壮阔。太虚大师于唯识学有深入的研究,他在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及多处演讲场合,都讲过唯识,民二十一年,大师著《法相唯识学概论》,王恩洋、唐大圆、张化声、梅光羲、黄忏华等多人为之序,可见大师对此书的重视。大师尝判大乘佛教为三宗,他于《论大乘三宗》一文中称;‘往者尝据大乘空与非空不空,合说大乘为一切法空宗,唯识圆觉宗之二宗。然以唯识与圆觉犹可分也。究竟显了,乃分为三宗;一、法性空慧宗,……以无漏般若主。法相唯识宗,……以有为唯识主。法界圆觉宗:无为真如主。’大师于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在上海逝世,享年五十九岁。遗著辑为《太虚大师全集》,全文七百万言。
上篇:文身 | 下篇:化生 |
(1151~1214)南宋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王。字达先。号石芝。十八岁受具足戒,先从具庵强公,次谒云庵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