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只难。本天竺人。世奉异道以火祠为正。时有天竺沙门。习学小乘多行道术。经远行逼暮。欲寄难家宿。难家既事异道。猜忌释子。乃处之门外露地而宿。沙门夜密加咒术。令难家所事之火欻然变灭。于是举家共出。稽请沙门入室供养。沙门还以咒术变火令生。难既睹沙门神力胜己。即于佛法大生信乐。乃舍本所事出家为道。依此沙门以为和上。受学三藏妙善四含。游化诸国莫不皆奉。以吴黄武三年。与同伴竺律炎。来至武昌。赍昙钵经梵本。昙钵者。即法句经也。时吴士共请出经。难既未善国语。乃共其伴律炎。译为汉文。炎亦未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至晋惠之末。有沙门法立。更译为五卷。沙门法巨著笔。其辞小华也。立又别出小经近四许首。值永嘉末乱。多不复存。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印度马鸣菩萨善歌咏,常诠苦空无常之理,奏曲而化人。曲名赖陀和罗。见赖吒啝罗条。...【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亦名:孝养父母德唯降佛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增一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与一生补处功德一等。文(又)云,教二...(名数)偈有二种:一通偈,二别偈。别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卢偈也,不问长行与偈,...菩萨名,天竺人,是佛灭后六百年间出世的大乘论师,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等尊称。...(菩萨)旧称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萨也。...佛制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应先以爪甲去其皮壳而后食之。 p1502...【身语无害现行】 p0678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云何身语无害现行?不轻凌他,易共住故。谓不由自高凌懱于人,难共...【不相离摄】 p0324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不相离摄者:谓诸蕴等,由一法摄一切蕴等。以彼眷属,不相离故。 二解 如十...【先陀婆】 此云石盐,其香似之,因以为名。华严云: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烧其一圆,...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会也同样需要。未来的世界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不知...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种种的追求,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刻苦,如何奋斗,我们终有在某个...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非常自卑。 那天主人要请很...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为其然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观世...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临终往生极乐世界是决定无疑的。现在从行方面来说。...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遇种种痛苦呢?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回答说:苦因于惑业,...
维只难(魏吴武昌)《高僧传》卷一
【佛教人物传】
上篇:康僧会(魏吴建业建初寺)《高僧传》卷一 | 下篇:竺昙摩罗刹(晋长安)《高僧传》卷一 |
(行事)以神佛之因缘为文句而舞也。...
苦空曲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比丘供养父母德唯降佛
二种偈
马鸣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
爪净
身语无害现行
不相离摄
先陀婆
证得胜分别慧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如何提升人品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洗手间里的宴会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