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禅师。讳法琴。自号玉泉老人。兴贤蔡姓。母黄。二十五礼赤石山主出家。问法。叩大阐参性空静晃印宗诸大士。商确决择。又遇宝明寿堂印可。应瑞岩请。为众说法开示详悉。后于斗峰创一大刹。弘化一方。示寂之日。群鸟悲鸣池鱼跃起。有醍醐集三卷。行世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位于日本京都滋贺县境比睿山。又作比睿山寺、比睿寺、比江寺、山门、北岭、台岭。为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桓武天皇延历...(术语)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遍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相应者,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因果相称者,虽复异类因果相顺亦名相称,由如布施感富财等。...【内差别苦】 p0366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内差别苦者:谓界相违。疾病因缘,名为灾患。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梵语 ananta-dhātu。法界广大无边际之意。法界系成正觉者所见之世界。又无边法界乃妙有之世界、无尽缘起之世界。如...助伴者,谓诸法共有而生,必无缺减,如四大种及所造色随其所应,非一切聚定有四大及色等所造,若于是处有尔所量,此...(物名)寺院法器之一。经中虽有击法鼓之语,然不闻印度之寺院具太鼓。支那之寺院,于梵钟外,必具之。禅家之寺院,...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载,昔有造作非法之五比丘,后生于人间为阐提罗。阐提罗,又作扇提罗,为缺男女根者。此五比丘于...(术语)四种禅之一。谓二乘之人及外道观无我之性,无常,不净之相等。...(术语)六天之一。小乘说念欲界天,大乘说念一切三界之天,是欲使念天之富乐。而修施戒等之善业也。智度论二十二曰...《楞严经》具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或简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问: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 开愿法师答: 这也是...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在佛陀座下出家,是多么的殊胜一件事啊!就好比昙花一现般地难...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始头绪、想法总是很多,慢慢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直接,也越来...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若有「我」,故于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婢,衣不蔽体,食不饱腹,还落得经常挨鞭打,真是求生不得,求...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人内心有烦恼故,即投之以相当烦恼之箭: 一、我慢行箭,多中...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
古音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阐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无闻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即受戒之弟子。又称戒弟、戒徒。盖于授戒会中,为避免与戒师混称,乃特称受戒之人为戒子。又授戒会中,经常随侍戒师...
延历寺
即心念佛
相应
内差别苦
无边法界
助伴
太鼓
五阐提罗
愚夫所行禅
念天
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诸根寂静的难陀

如实知自心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