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远禅师。讳正源。字竺远。欧阳姓。南庸人。二十七受具。始见陵公。问答省悟智开识融外内无碍。雄谈慧辨动静皆空。住兴圣道场灵隐诸名刹。帝师锡以佛慧慈照普应禅师之号。方镇大臣邀请住持径山。是年六月二十六日殁。寿七十二。腊四十五。塔于径山 八月。大明帅师伐汉。徐达曰。师直为壮。刘基曰。取威制敌。在此时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菩萨)得大势菩萨为莲华部之持明王,故称为明王。...为“减执”之对称。谓增益之执,如执着诸法实有的偏于“有”之执情。为二种妄执之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四三·...【八无想论】 p008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六页云:八无想论者: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等四者:一、执我有色,死后...【住有余依涅槃界方能回向】 p0664 瑜伽八十卷二十二页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术语)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诠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经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经等是也。...指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之高贵德王品,内容系佛陀对高贵德王菩萨演说常乐我净四德之妙理,与修行涅槃经之十种...(术语)谓金胎两部之大日也。大日如来虽为理智不二之法身,而其智之妙用与理之妙用,别附名称。金界之大日,住于智...(杂名)陀罗尼与印契也。楞严经八曰:心持咒印,顾盻雄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杂语)法华八讲等时。通知讲师下座所打之钟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且不说幼时勤换...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 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却十分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使普天人民同享太平之福,而浑无功迹之可以赞述,民生...
竺远禅师(正源)《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桐江法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水庵禅师(守贵)《释氏稽古略续集》 |
(杂语)译曰不重受食。一时受食,再度不受也。饰宗记五本曰:羯专钵失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食也。此含二义:一者不...
得大势明王
增执
八无想论
住有余依涅槃界方能回向
小乘经
高贵四德之教
两界两部大日
咒印
五眼
四大
讲下钟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各宗要略:天台宗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难忍能忍的须赖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